中國修訂職業教育法 促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學習成果互認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20日審議通過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
在推動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融通方面,修改后的職業教育法頗具亮點。其中明確,國家建立健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與職業培訓學分、資歷以及其他學習成果的認証、積累和轉換機制,推進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建設,促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學習成果融通、互認。
根據法律,接受職業培訓取得的職業技能等級証書、培訓証書等學習成果,經職業學校認定,可以轉化為相應的學歷教育學分﹔達到相應職業學校學業要求的,可以取得相應的學業証書﹔接受高等職業學校教育,學業水平達到國家規定的學位標准的,可以依法申請相應學位。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宋芳在接受書面採訪時對此表示,這將推動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融通、不同層次職業教育貫通,打通“斷頭路”、構建“立交橋”。
據知,中國現行的職業教育法於1996年公布施行。修訂草案經過2021年6月、12月和2022年4月的三次常委會會議審議后通過、頒布,並將於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新法增加“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職業教育的教師與受教育者”和“法律責任”三章,由現行法的3400余字修改為10000余字,內容更加充實。
不僅著眼於完善職業教育制度體系,修改后的職業教育法也進一步完善產教融合制度支撐。例如在推動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方面,提出“引導企業按照崗位總量的一定比例設立學徒崗位”,並明確,企業可以與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共同舉辦職業教育機構等多種形式進行合作。
為讓職業教育“香起來”“熱起來”,立法目的中增加促進就業創業、建設“技能型社會”的規定,明確職業教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並規定國家採取措施,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待遇。
宋芳認為,此次修訂對於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高勞動者素質和技術技能水平,促進就業創業,建設教育強國、人力資源強國和技能型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 張素 梁曉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