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守望特教 慈心育人

——濟南特殊教育中心高質量發展之路

2021年12月18日08:20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守望特教 慈心育人

具有70多年辦學歷史的濟南特殊教育中心(以下簡稱“特教中心”),是濟南市教育局直屬的一所為視障、聽障、自閉症兒童提供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為智障學生提供中等職業教育的綜合性特殊教育學校。

學校始終堅持“一切為了特殊孩子、為了特殊孩子一切”育人理念,實施教育資源優化升級工程,全面提升基礎建設、師資隊伍、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和學校管理,有力地推動了濟南市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

特教中心堅持黨建引領,打造“守望特教 慈心育人”黨建品牌。守望特教是指堅守“為特殊兒童提供高質量的教育,滿足其終身發展需求”的辦學理念和教育初心,推進濟南市“融·和”特殊教育品牌建設,辦人民滿意的高質量的特殊教育。慈心育人寓意師愛無言,潤物無聲,正德立己,適性善教,做大美大愛之特教人,育殘而有為之特教學子。

——————————

筑牢思想根基,堅守特教育人初心使命

學校通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凝心鑄魂,堅定辦人民滿意的特殊教育的信念,增強做新時代合格特教共產黨員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主題鮮明,內容與時俱進、形式靈活多樣。開展手語重溫入黨誓詞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黨員到房干精神展館、章丘三澗溪村、王盡美與中國共產黨創建史展館、大峰山黨性教育基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我來講黨課”生動鮮活,劉曉娜老師的黨課《做藏族殘疾學生圓滿人》,入選“濟南市優秀黨課”,並在濟南市教育系統“七一”表彰大會上匯報展示。

共產黨員時刻走在前列,樹立一切為教育服務、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觀念,在工作中帶頭發揚無私奉獻的工作精神,用自己積極、樂觀的工作狀態去帶動身邊人。

通過不斷深化黨建工作內涵,形成黨建與業務有效融合機制,全面推動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建設。

——提升教師素質,打造“正德立己、適性善教”隊伍。

實施教師素質提升工程,打造“適性善教”的具有較高專業素養的特教師資隊伍,形成“二嚴三優”的一流師資創建模式和“教壇新星—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教師階梯式成長模式,建立起一支由學科教師、專業技能教師、康復指導教師和心理咨詢教師組成的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師德高尚的專業隊伍。

開展研修班、外出研學、組內教研。組織骨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高級研修班,使教師在學中有所思、在思中有所得﹔開展“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進一步提升教師的綜合能力。

加強新入職教師培訓。系統學習特殊教育基本內容、課程設置、課程標准,請校內優秀教師講解《中國手語》《中國盲文》,使新入職教師盡快走進聽障學生和視障學生世界。組織手語與盲文考核,為順利開展教學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秉承“師愛無言、潤物無聲”師德理念,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和教師堅守“躬耕特教、奉獻特教”的教育初心,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特教育人環境,嚴格規范管理,注重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於2021年被評為首批濟南市師德涵養基地。

——樹立身邊榜樣,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組織“一挂一、一聯一、一幫一、一帶一、一促一”的黨建改革創新項目“五個一”工程,助力和諧校園、大美大愛校園創建,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增強黨組織凝聚力。

開展“挖掘身邊典型,培育時代先鋒”和“我為黨旗添光彩”活動,激勵黨員干部立足崗位,爭先創優,如濟南市“立德樹人雙領軍團隊”人選張海燕、王寧老師,優秀班主任王寧老師和優秀教師王玉玲等,多名黨員被評為濟南市教育系統優秀班主任、優秀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出彩書記和齊魯最美教師、山東省教書育人楷模。

積極參與東西協作對口幫扶、共享共建活動。選派優秀黨員赴湘西民族特教學校支教,送去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與日喀則市特殊教育學校結對,接收藏族聽障學生來校接受高中職業教育,為藏族殘疾學生營造溫馨的生活學習環境,共同奏響了“藏漢一家親”的和諧樂章。

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特教中心認真貫徹落實“辦好特殊教育”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要求,成為山東省中小學校“一校一品”黨建品牌示范校。先后被評為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山東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省級文明校園、濟南市領航學校、濟南市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濟南市家長滿意學校。

精心育人,以生為本,殘而有為促發展

特教中心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斷拓展教育服務功能,解決特殊兒童家庭“急難憂盼”的問題,滿足殘疾人及家庭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引導學生“知史愛黨 知史愛國”。

舉行“無障礙學黨史,慶祝建黨100周年”活動,特邀電視台主持人走進學校,為全體視障學生現場解說黨史專題教育影片《難忘的歲月》,讓視力殘疾兒童不出校門即欣賞到黨史影片。“我的眼睛雖然看不見,但通過電視台叔叔阿姨的精彩解說,我對劇情有更加充分的了解,對裡面的人物也能感同身受。”一位視障學生感嘆到。通過觀看影片,同學們紛紛表示,將積極從老一輩革命家和共產黨人的崇高品德中汲取營養,努力學習,回報社會。

開展尋找紅色印記——行走的思政課,組織部分師生到王盡美與中國共產黨創建史展廳開展思政實踐教學活動。在王萍老師聲情並茂引導下,學生們進一步感受到了王盡美同志短暫卻永恆的生命,感受到共產黨人敢於斗爭、不怕犧牲、艱苦奮斗、不斷前進的精神風范。在場全體師生在王盡美雕像前鄭重宣誓,手語朗誦《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以此抒發對黨、對國家深深熱愛之情……

——培養學生自強不息,多才多藝。

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開設剪紙、魯繡、刻瓷等非遺課程。特別是刻瓷課程,在聽障學生補償缺陷、開發潛能、培養學生興趣愛好及職業技能方面發揮了良好的作用。2021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上,現場展示的中醫保健按摩、編制壁挂、刻瓷技能,贏得參觀者的贊嘆和掌聲。

結合學生特點,開設符合學生需求和有助於發展前途的課程,通過多種形式的比賽展覽展示,激勵學生不斷提高能力。學生在省市殘疾人技能大賽、濟南市中小學文化藝術節、各級殘疾人文藝匯演、體育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獲得多項特等獎、一等獎。

“我為詩配畫,詩意滿校園”活動,孩子們用心體會,想象古詩文展現的畫面,低視力孩子用一幅幅簡潔卻生動的畫面描繪詩意﹔全盲孩子用盲文點位勾勒出人物、風景,每首古詩都被賦予了鮮活的生命。

2021學生暑期生活作品展示活動中,聽障低年級組同學繪制了一幅幅精美的簡筆畫﹔聽障高年級組學生在假期中勤練鋼筆字,制作了精美的防溺水手抄報作品﹔職專組和高中組的學生以建黨100周年為主題制作了精美的手工藝品和手抄報﹔視障教育組學生圍繞“我愛祖國”“我愛黨”,用鋼筆字、手抄報及照片的形式記錄自己的學習心得……

特教中心開辦視障和孤獨症學前班,職業教育階段增設培智班級,滿足殘疾學生入學需求,被確定為“濟南市殘疾兒童康復服務定點機構”。

潛心育人,分段施教,家校攜手助成長

以《現代信息視域下濟南市盲聾學生家庭教育O2O模式創新研究》為切入點,以特殊學生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為基礎,以家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團隊為保障,以家長講師堂為支持,助力家長學校平穩運行,該項目榮獲濟南市中小學家庭教育“泉家共成長”工程項目並獲得授牌。

依據家長需求構建課程體系。中心充分調研家長需求,根據學生殘疾類型、年齡特點,劃分為早教、幼兒、小學、初中、高中、成人(就業)六大模塊,模塊之間循序漸進、相互支撐、相互補充。

以建立安全感、認識自我、建立生活學習習慣、形成道德觀、青春期適應和培養人際交往六條主線,設計進階式課程,構建立體化家庭教育內容體系,提供“菜單式”網絡平台服務。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合力,多維度推動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內容系列化發展,讓家庭教育內容更加貼近特殊家庭實際需求。

——精細化選擇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

創辦“家校同行”微信公眾號,安排專人專職維護,第一時間向家長推送家庭教育課程內容和家長學校新聞,擴大家庭教育公益服務覆蓋面。2021年3月以來,推送130余次家庭教育優秀文章和家庭微課堂視頻,涵蓋“情景劇”“手語微課堂”“康復小知識”等11個欄目,家長不僅可以收聽收看講座、音視頻,還能夠與專家遠程交流、一對一答疑,隨時隨地接受專業指導。

由家庭教育團隊牽頭組建六支講師團隊伍提供可選菜單式線下課程,滿足各個年齡段和不同殘疾類別學生家長多元個性化需求。

探索家長學校例會制度、培訓制度、觀摩制度、評價制度、監督匯報制度和交流合作制度。制定家長培訓計劃,對存在特殊情況家庭,隨時跟進。對應三好學生和積極分子評價體系,建立“四層三級”的家長進階評價機制,激發家長學習動力,形成親子互促的雙線成長評價體系。

通過“校級、年級、班級”三級聯動、“線上+線下”雙堂授課模式,構建起社會、學校、家庭全方位、立體化的特殊教育家校共育體系,取得良好成效,學校被評為濟南市百所家長學校示范校培育學校。

開局十四五,展望新征程。濟南特教中心將繼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殘障學生實際,依托“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努力培養懂孝道、知忠信、有擔當、有抱負、有夢想的特教學生,為殘疾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

(數據和信息來源:濟南特殊教育中心)

(責編:吳楠、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