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易志堅:設想成現實,荒漠變“良田”

2021年11月17日08:42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易志堅: 設想成現實,荒漠變“良田”

“我們到現在還不知道青蛙是怎麼在沙漠裡出現的。”獲得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的重慶交通大學副校長易志堅教授談起自己的科研經歷時,興致十分飽滿,正如他描述自己獲得榮譽時的心情是“很激動,很意外,又很珍惜”。

1963年出生的易志堅在大學學習的是固體力學,研究方向是斷裂力學。1988年,易志堅前往重慶交通大學任教,開始接觸混凝土等材料。在多年的研究當中,易志堅發現,改變顆粒物質的力學狀態是可能的,例如沙子就可能變成儲存水分、空氣和養分的“土壤”,為植物生長提供條件。

2008年提出沙漠土壤化的設想之后,易志堅團隊在2009年正式啟動研究。經過六七年的理論和實驗室研究,易志堅團隊在2016年前往沙漠地區開展實地研究,經過幾年的不斷嘗試,“沙變土”的試驗面積已經從最初的25畝拓展到了2021年的近兩萬畝,這些試驗田分布在中國的內蒙古、新疆、西藏、四川、海南地區,以及中東、非洲的一些沙漠地帶。

2017年,“沙變土”初見端於媒體時,這一設想在互聯網上引發了熱議,他也對網友的一些問題做出了回應。例如,面對“沙漠有水,植物就能生長,因此把沙漠土壤化成本過高,沒有意義”的質疑,易志堅解釋說,僅僅“有水”的話,非沙生植物依然很難生長,依靠大量人力物力也難以保障存活。但是在沙漠土壤化之后,植物生長的情況出乎意料的好,根系非常發達,與此同時用水用肥量還很節省,因為土壤本身可以保水保肥﹔如果種植耐旱植物,則可以在不灌溉情況下自然生長。對於“沙變土成本遠高於防沙固沙”的說法,易志堅指出,這種比較是不合理的,因為“固沙”和“造田”本來就是不一樣的目標,討論實現成本高低並無意義。

在熱議出現的2017年,由十幾名專家組成的力學治沙專家座談會得出意見認為“該研究是治沙領域的有益探索,需要開展進一步的深入研究”。易志堅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贊同這一結論,“繼續試驗,讓科學事實說話”。網絡討論沒有干擾到易志堅的步伐,4年多來,試驗田不斷出現喜人的結果。

在研究當中,易志堅團隊面臨的實際困難來自其他方面。易志堅把這些困難總結為三個方面,其一是沒有經費支持,其二是需要深入沙漠,其三是對於易志堅來說,這是一項跨界研究。“面對許多現實問題,做研究是需要一定的興趣和勇氣的。”易志堅感慨說。

在易志堅團隊的努力協作下,這些問題都得到了克服。每到植物播種和生長的季節,易志堅經常拿出周末休息時間,前往沙漠開展研究。作為高校教師,易志堅還把自己最大的“職業福利”暑假拿出來,在內蒙古的烏蘭布和沙漠度過。

“寒假倒是不用去了,那裡天寒地凍,不長植物。”易志堅說。

談起自己的治沙感悟,易志堅直白地表達了自己的喜悅:“經過多年努力,當沙漠變成綠洲的時候,我的心裡非常高興,天天都挂念著這件事。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了,總之就是特別的高興。”這一切的起點,就是易志堅團隊的科研設想:通過顆粒約束改變沙子的力學狀態,讓它具有土壤的性能。易志堅在長達十余年的研究當中,見証到自己腦中的一個想法逐漸變成了沙漠中的一片片綠洲。他說,每位科技工作者都會為這樣的見証感到無比欣慰。

從物理學的分支力學,到材料科學,再到生態科學,“由沙變土”不只是對易志堅團隊研究內容的一種概括,也是對易志堅本人學術生涯的一份寫照。在跨學科研究、實現成果轉化這條道路上,易志堅已經走了許多年。“這絕對是一項利國利民的事業。”易志堅總結說。(孫明源)

(責編:李依環、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