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繃緊校園疫情防控這根弦
今日社評
校園疫情防控涉及千家萬戶,學校要肩負起主體責任,確保工作、學習、生活場所和公共區域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個人和家庭也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清潔衛生和開窗通風,適量配備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資,出現可疑症狀須立即向學校報告。各方合力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共同守好“家門”、安全“出門”、管住“校門”,我們才能迎來一個平安健康的新學期。
8月2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進一步做好校園疫情防控舉行發布會,發布《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第四版)》,明確了秋季學期開學標准,要求學校達不到當地疫情防控要求的不能開學,校園疫情防控措施不到位的不能開學,沒有明確的應急預案的不能開學。《方案》以更加清晰的開學標准,更具針對性的技術方案,為即將到來的新學期提供了更加精准的疫情防控指南。(相關報道見06版)
學校、托幼機構作為人群聚集的特殊場所,易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做好學校、托幼機構的疫情防控,對於全國疫情防控整體落實、鞏固拓展防控成果至關重要。7月下旬,全國各地出現多點散發的德爾塔變異毒株疫情,變異毒株傳染性非常強,潛伏期短,一旦出現確診病例,對密接者和次密接者的范圍,會比原來擴大很多倍。未雨綢繆制定出詳細、可行的傳染病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校園一旦出現疫情,能做到第一時間隔離密接、次密接者,迅速採取果斷處置措施,顯得尤為關鍵。
在此基礎上,校園能否嚴格執行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堅持師生健康晨午檢﹔因病缺課/缺勤應當怎樣追蹤,復課証明誰來查驗﹔通風消毒、環境衛生檢查和免疫預防接種查驗等各項措施是不是到位,對開放的教室、自習室、圖書館、體育場等公共空間內的人員密度控制,如何才能實施最小單元群體管理﹔針對可能出現的突發疫情引發的封閉式管理,校園內部師生員工的學習、生活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線上學習可不可以隨時啟動……等等,無不關系到在疫情傳播形勢依舊嚴峻復雜情況下每一位師生員工的健康安全,所有這些措施和要求,都絲毫馬虎不得。
結合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教學管理環境的特點以及學生生源、流動、生理發育等不同特征,分別制定有針對性的防控技術方案,有利於指導學校、托幼機構扎扎實實執行各項防控措施。新版“防控技術方案”結合近期全國疫情形勢和學校秋冬季傳染病防控特點,從整體上對開學(園)前准備、返校途中防護要求、開學(園)學校日常管理、重點環節管控和應急處置等不同情境提出了明確、具體、可操作的實施意見。
同時,按照“從嚴從緊”原則,對學校人員返校要求、校門管理、員工管理、應急處置機制等防控措施進行了調整。比如,鼓勵教職員工和12歲以上的中學生、高等學校學生,無禁忌症、符合接種條件的要應接盡接新冠疫苗,叫停個別地方學生返校上學必須提供家長接種疫苗証明的極端做法。這有助於擴大接種人群,盡快形成免疫屏障,又有力維護了新冠疫苗接種的知情、同意、自願原則。
新版方案提示,高等學校學生在校園內要佩戴口罩,中小學校所在縣(市、區)范圍內沒有中高風險地區,學生上課時可不佩戴口罩,幼兒在園期間可不佩戴口罩。這不僅是基於不同年齡段學生、孩子活動范圍疫情傳播風險的審慎評估,也是依據目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穩中向好所作出的科學判斷。
校園疫情防控涉及千家萬戶,學校要肩負起主體責任,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確保工作、學習、生活場所和公共區域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個人和家庭也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清潔衛生和開窗通風,適量配備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資,出現可疑症狀須立即向學校報告。隻有各方合力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共同守好“家門”、安全“出門”、管住“校門”,我們才能迎來一個平安健康的新學期。(栗玉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