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回信在山東大學引起強烈反響

習近平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的回信。 新華社 發
人民網北京5月12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5月9日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回信,對辦好哲學社會科學期刊提出殷切期望。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在山東大學師生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表示,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在工作和學習中堅守初心、引領創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弘揚中華文明,讓世界更好認識中國、了解中國。
山東大學黨委書記郭新立表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是高品質學術期刊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責無旁貸的使命。山東大學將增強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學道路的骨氣和扎根中國大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底氣,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造高水平研究成果,推動中外學術交流,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談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回信內涵豐富、思想深邃,為高品質期刊建設、弘揚中華文明、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全體山大人倍受鼓舞,倍感振奮。全校師生將回應時代呼聲,在實干奮進中踐行初心使命,著力培育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山大學派”,著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著力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為所有哲學社會科學雜志如何辦刊指明了努力方向,即學術期刊必須滿足國家和民族的重大需求。”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山東大學《文史哲》雜志主編王學典表示,哲學社會科學基本的研究力量必須進一步向研究中國問題、中國道路、中國經驗、中華文明集中,從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深入闡釋如何更好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史建國談到,習近平總書記在來信中充分肯定了《文史哲》創刊70年來在弘揚中華文明、繁榮學術研究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同時也為《文史哲》以及全國哲學社會科學未來的發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視,對於《文史哲》雜志、山大乃至全國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而言都是一種巨大的鼓舞。
“我們應該從國家文化戰略與當今國內外形勢變化發展需要的高度,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精神。”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特聘教授、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江林昌說,山東大學應當充分發揮文史哲融通的優勢,集中力量認真研究重大學術問題,以高水平研究成果回答好有關“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等一系列“重大課題”。
山東大學管理學院文化和旅游學系青年教師李帥帥表示,作為一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將理論與中國實踐相結合,將個人研究興趣與國家需求相結合,底氣十足地講好中國故事,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2020級社會工作專業碩士研究生周新洋認為,在日常生活和專業學習中,青年學子要積極主動加入弘揚優秀歷史文化的隊伍中,努力做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傳播者,讓更多國際友人感受到中華文明的真正魅力。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是對《文史哲》幾代編輯人員工作的肯定,是對山東大學尊崇學術、銳意進取精神的肯定。”山東大學文學院2017級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朱嘉璇表示,作為一名青年學生,在未來的學習生涯中,自己定當志存高遠、情理兼修、勇於開拓,努力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湖四海,不辜負黨和祖國對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