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帶文科研究生的“研究”起步
所有研究生,從入學第一天開始,都希望通過導師,獲得能力的發展。
顧名思義,“研究”是研究生的本質特征,“研”和“寫”是文科研究生的主要任務。這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布置學術文獻讓碩士生、博士生看,這是起步。一段時間后,交來讀書報告,就可以看出學生“研究”存在的問題。此后各個階段,包括概念分析、問題聚焦、材料挖掘、價值提升、文本構造,產生的各種各樣的“研究”問題,一直難以消除。導師苦在指出問題而得不到解決,學生煩在知道了問題,但找不到解決的方法。問題的性質不同,但共性是明顯的。
A類學生的情況是,閱讀文獻后,能找到文章的創新點,生發出一些思考,但思考不能聚焦。交上來的文章,往往天馬行空,說了一大堆問題,就是看不出要研究哪個問題,也判斷不出哪個問題重要,各種問題不能形成主次關系。換句話說,就是不能聚焦到一個核心問題上去。這種情況屬於“平行問題”誤區。
B類學生的情況是,交上來的文章,往往是復述文獻內容,類似文摘、譯摘。雖然看到文獻裡的一些觀點,但看不出文獻背后的學術思路,想不出問題,停留於知識背景概述,無法進入研究。這種情況屬於“遠景掃描”誤區。
C類學生的情況是,文獻閱讀隻能停留於字面意思,找不到文章的創新點,也不知道這個文章對自己的研究和寫作有何關聯。交上來的讀書報告,往往不知所雲,寫出來的“論文”,怎麼都難納入學術范疇。這種情況屬於“學術阻隔”誤區。
三類學生存在的問題,不單純是結果的不同,而是發展過程的差異問題。A類學生的問題解決起來相對容易,而B類C類學生比較困難。
總的來看,三類學生在研究上存在的共同問題,恰恰就在於鎖定不了研究的問題。面對這些具有共性的問題,導師可以統一講解,結合學生的文章做具體分析。
那麼,導師講什麼?關鍵的是,第一要講怎麼聚焦,針對學生交上來的文章,談“平行問題”中哪個問題最具學術貢獻度,破解這樣的問題知識創新價值最大。理由是什麼?教授要講出讓學生信服的道理。
第二要講經典文獻,幫助學生把具體文獻背后的思想脈絡、創新思路描繪出來,讓學生從可見的文字看到背后看不見的學術精華。簡單說,這個就是講閱讀的問題。閱讀的目的是提煉和我們研究相關的內涵,解決文摘、譯摘類“遠景掃描”問題。
第三要講文獻的亮點定位。從文章的“提要”“導言”“結論”裡定位出論文的創新亮點,幫助學生走進論文,走進學術,解決“學術阻隔”的問題。
以上我們僅僅談了研究生指導第一階段的問題,后續還有社會調查、數據分析、思路凝聚、結構整合、創新指向等階段。問題始終會發生,解決問題是一個過程,能力形成也是一個過程。解決第一階段的問題,是研究生是否能入門學術、開展研究的關鍵,否則后續各階段都是不著邊際的空想。對於導師而言,研究學術是學問,研究學生如何做成學問,也是學問,而且是更重要的學問。(作者系北京語言大學語言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