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以《標准》建設提升國際中文教育質量

——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負責人答記者問

2021年04月02日08:27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以《標准》建設提升國際中文教育質量

  近日,《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准》(GF0025-2021)(以下簡稱《標准》)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正式發布,並將於2021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個面向外國中文學習者、全面描繪評價學習者中文語言技能和水平的規范標准。記者就《標准》相關問題採訪了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負責人。

  問:為什麼要出台這一《標准》?

  答:語言是了解一個國家和文化最好的鑰匙,標准是掌握一門語言、教好一門語言的關鍵。從1992年起,語合中心先后制定並試行了一系列規范標准,如《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國際漢語教師標准》《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漢語水平考試大綱》《漢語國際教育用音節漢字詞匯等級劃分》等。但是隨著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需要對現有標准進行升級完善,以構建高質量的國際中文教育標准體系。

  目前全球有75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中文課程,2500萬人學習中文,4000萬人次參加各類中文考試。隨著學習需求不斷擴大,國際中文教育面臨的主要矛盾已經從“有沒有”發展到“好不好”,廣大學習者、教育者迫切希望研制和出台一套科學規范、包容開放、便於實施的標准,對中文學習、教學、測試與評估各個環節進行指導。

  《標准》於2020年9月由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范標准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是國家語委首個面向外國中文學習者、全面描繪評價學習者中文語言技能和水平的規范標准。《標准》的出台將進一步完善語言文字規范標准體系,並為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問:《標准》是如何研制的?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答:強化標准建設,提高教育質量,是國際中文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2017年5月起,語合中心組織專家成立課題組,確立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突出中文特色”的研發理念。學習者和教育者的需求是我們制定標准的出發點。《標准》包括前言、范圍、術語和定義、等級描述、音節表、漢字表、詞匯表和附錄A(規范性)語法等級大綱8個部分,界定了以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在生活、學習、工作等領域運用中文完成交際的語言水平等級。

  《標准》將學習者的中文水平從低到高分為三等,即初等、中等和高等,在每一等內部根據水平差異各分為三級,共“三等九級”。《標准》以音節(1110個)、漢字(3000個)、詞匯(11092個)、語法(572條)四種語言基本要素構成“四維基准”,以言語交際能力、話題任務內容、語言量化指標形成三個評價維度,以中文聽、說、讀、寫、譯作為五項語言技能,准確標定學習者的中文水平。

  《標准》適用於國際中文教育的學習、教學、測試與評估,為其提供規范性參考。與此同時,我們還研發了三冊《〈標准〉應用解讀本》,其中既有按照等級排列的音節表、漢字表與詞匯表,又有按照音序排列的音節總表、漢字總表與詞匯總表,用更為豐富的呈現形式、更為便利的檢索功能,方便讀者查找使用。

  《標准》全文可在教育部官方網站下載,紙質版《標准》及《〈標准〉應用解讀本》將於近日出版發行。

  問:與以往相比,《標准》有哪些發展變化?

  答:《標准》對之前的各項規范標准做了繼承、匯總和提升,是國際中文教育科學化發展的集大成者。相較以往標准,新《標准》主要在三個方面有所創新:一是創立“三等九級”中文水平等級標准新體系、新范式,突出中文獨特性,以學習者為中心,遵循教學實際,科學精准定位學習者的中文水平等級。二是提出“3+5”規范化新路徑。言語交際能力、話題任務內容、語言量化指標,輔以聽、說、讀、寫、譯五種語言基本技能,將定性描述與定量指標相結合,准確詳細刻畫學習者的中文水平。三是提出音節、漢字、詞匯、語法“四維基准”等級量化標准體系。每一級中文水平等級標准具體可操作的量化指標使各國多樣化的中文教育,目標清晰、有據可依。

  問:《標准》發布后,“漢語水平考試(HSK)”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答:“漢語水平考試(HSK)”是一項國際標准化語言考試,重點考查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運用中文進行交際的能力。經過30多年的發展,HSK已成為國際知名考試品牌和全球公認的中文水平測試工具。《標准》屬於國際中文教育的頂層設計,用以全面指導學習、教學、測試與評估各環節,為外國學生來華留學、獲得獎學金以及實習就業等多個場景應用提供依據。《標准》具有多種用途和廣泛適用性,其中最重要的是作為HSK的參照標准,為考試的設計、命題、實施、評分提供指導。《標准》出台后,HSK將依據《標准》進行優化升級,在保証原有六個級別穩定性的基礎上,細化調整為三等九級。

  下一步,我們將做好《標准》的應用和推廣工作,包括圍繞《標准》開展說明、研討和培訓工作,協助有關國家做好當地中文教學標准的研制,開發新一代國際中文教材、課程和教學資源,積極推動與其他中文作為第二語言學習標准的對接和認証等。(本報記者 柴如瑾)

(責編:溫璐、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