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回應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熱點問題
“以體系建設為抓手,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到各級各類教育發展的全領域全過程。”
“聚焦教育發展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大力推進有重點的改革創新。”
教育部副部長宋德民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月3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如何堅持以建設高質量體系為統領,謀劃和推動“十四五”時期教育發展?
宋德民表示,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就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熱點話題進行回應。
提高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十四五”末期,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將提高到11.3年,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指出,這意味著2025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達到高中二年級以上的教育程度,這對於建設現代化國家、建設教育強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重點從三個方面推進:第一,繼續提高教育普及水平。下一步要進一步提高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平。同時,進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普及水平。第二,在教育普及水平和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過程中要不斷提高質量。另外,要推動高等教育分類管理,既推進“雙一流”建設,使得國家有尖端的、創新的、能夠引領發展的創新型人才,同時又要培養大量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推進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第三,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在提高新增勞動力受教育水平的同時,還要不斷提高存量勞動者的人力資源開發水平,努力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
推動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建平台、推集群、優結構、強協作
中西部高等教育的發展質量和水平是中國高等教育整體質量和水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去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新時代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見》,如何推動落實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表示,中西部高等教育也是中西部發展的戰略內生力量。建平台:在西北、西南、中部三大區域分別布局建設高等教育的創新綜合平台,共建共享優質的教育、科研、人才資源﹔推集群:以西安、蘭州為戰略支點,發揮高水平大學的龍頭作用,以重慶、成都為戰略支點,發揮高水平大學和高等教育集群的集聚溢出效應﹔優結構:支持中西部高等學校聚焦區域發展急需,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加快發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打造特色優勢專業﹔強協作:加大東部高校對口支援西部高校的工作力度,建立東中西部高校全國性對口支援的對接平台﹔促共享:要深入推進“慕課西部行計劃”,加大對西部高校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的供給力度﹔惠民生:持續推進農村訂單定向本科醫學生的免費培養工作,每年為中西部鄉鎮衛生院培養輸送6000名以上“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全科醫學人才。
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一體化設計培養體系
教育部日前印發了新版《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在“十四五”時期,新版目錄如何對接“十四五”高質量發展?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表示,專業目錄對職業院校來說,是組織教育教學的基本依據﹔對用人單位來說,是選人用人的重要參考﹔對產業發展來說,是衡量職業教育服務能力的重要觀測點。這次集中修訂主要是圍繞高質量發展的主題,用“四個緊盯”,緊盯產業鏈條、緊盯市場信號、緊盯技術前沿、緊盯民生需求。
一體化設計培養體系、系統化培養技術技能人才,是構建高質量職業教育體系的關鍵。陳子季指出,第一次一體化設計了中職、高職專科層次、高職本科層次專業,培養目標和規格是逐級遞進,課程深度也是逐層增加,人才定位也是有機銜接的。這樣的設計有利於統籌推進職業教育的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增強了職業教育的適應性,也彰顯了職業教育的類型特征,更好地服務於技能型社會建設。
加大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力度 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些地方校外培訓機構仍然過熱,超綱超標的培訓行為仍沒有得到根本遏制,如何解決?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今年教育部把這項工作列入重點工作任務,將會同有關部門按照系統治理、標本兼治的工作思路,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進一步加大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力度。
呂玉剛表示,要進一步強化學校的育人主陣地作用,切實減輕學生校外培訓負擔和作業負擔,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廣泛關切。對校外培訓機構,將堅持依法治理、綜合施策,嚴格落實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要求,從嚴審批培訓機構,強化培訓內容監管,創新收費管理方式,規范培訓行為,嚴肅查處違法違規培訓行為。
呂玉剛指出,對義務教育學校,要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規范作業管理,提高作業設計水平,嚴格控制書面作業的總量。要進一步增強課后服務供給,保障課后服務時間,特別強調課后服務的時間要和當地正常的下班時間相銜接,進一步豐富課后服務內容、提高課后服務質量。
呂玉剛特別提醒廣大家長,要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成才觀念,理性地、客觀地看待社會培訓,不給孩子過多施加壓力,科學、適度地安排孩子的學習、生活和鍛煉,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本報記者 靳曉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