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高能低就:我們的教育失配了嗎

李曉光
2021年03月25日08:36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高能低就:我們的教育失配了嗎

當下正值高校畢業生求職關鍵期,“就業難”的討論又被勾起。“清北畢業生下余杭”“海歸入職中小學”……幾乎每一個跟教育與職業相關的熱點話題,其實都指向一個共同的社會現象:勞動力市場中的教育失配問題。

教育失配,主要反映個人實際教育程度超過其工作崗位所需教育水平的現象,也被稱為過度教育或教育錯配。在過去的半個世紀,全球性教育擴招,高等教育入學率快速增長,許多國家勞動力市場中的技能需求已經遠遠滯后於教育發展,職業結構無法消化快速增長的教育文憑,因此不約而同地出現了教育失配現象。

中國也正在出現教育失配現象。中國綜合社會調查數據(2003-2017)顯示,中國城鎮勞動力市場中大約有35%的勞動者發生了教育失配。反映在就業現實中就是,許多大學生畢業之后無法找到合適崗位,不得不接受教育水平需求較低的職業崗位。

中國教育失配現象的宏觀變遷趨勢,深深植根於經濟制度和教育制度的雙重變遷軌跡之中。就經濟制度變遷來看,中國持續推進的市場化和工業化進程,快速創造了大量高等技能職業崗位,整體職業結構不斷趨於高級化,有力提升了勞動力市場消化高等教育文憑的能力。未來在中國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背景下,教育失配現象很有可能會繼續減少。也就是說,中國教育失配比例隨著時間進程呈現下降趨勢。

但另一方面,從教育制度變遷的角度來觀察,中國教育失配比例隨出生世代提高。義務教育普及和高等教育擴招,給越晚出生的世代創造了越多教育機會,從而導致越晚世代的整體教育水平越高,同一教育文憑的相對“含金量”也因此相應不斷下降。由於人們的求職競爭通常發生在年齡相仿群體,可能出現的結果就是,越晚出生世代面臨越大同輩競爭壓力,最終越有可能發生教育失配。

對於具體的教育失配個體來說,或許有機會通過積累經驗、更換工作來擺脫失配困境,但教育失配的經歷,尤其是“高能低就”現象,會在工作履歷上留下一道“疤痕”,這種“疤痕”很有可能在未來職業流動中向雇主釋放出一種負面信號,教育失配困境似乎並沒有想象中那樣可以輕易擺脫。而對整個社會來說,近幾十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教育事業發展所供給的寶貴人力資源支撐,而教育失配現象的出現,勢必使得一部分勞動者無法將專業技能轉化到勞動力市場中,是一種人力資本浪費。

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我們需要在對單個的熱點事件討論過后,真正將關注點聚焦到控制教育失配發生風險這個核心問題上。對此,就教育領域來說,要加強普通高等教育的內涵建設,提升畢業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這不僅有助於提升畢業生實現教育匹配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為未來創新驅動型經濟發展培養創新專業技術人才。同時,加強職業教育的培養質量和社會聲望,為未來產業結構升級儲備充足的人力資源財富。

當前,中國產業結構進一步升級,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加強科技創新和基礎研發崗位的投資,提高職業結構中此類崗位的比重。這不僅有助於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和創新驅動的經濟增長,也有助於勞動力市場消化高等教育學歷人群,從而降低教育失配風險和減少人力資本浪費。

此外,還需創新增強學校教育和職場崗位的聯結強度。事實上,教育失配現象的部分根源正是教育系統和經濟系統發展出現脫節,導致畢業生找不到合適崗位,雇主招不到理想人才。對此,未來大學教育需要創新性地加強校企合作,推動知識雙向流動,促進產學研轉化。

值得澄清的一點是,盡管中國目前存在教育失配風險,一些勞動個體不得不面對高能低就的現實,但就整個中國社會而言,教育遠未到過度的程度。而且,教育從來就不是完全為了勞動和就業,其在提升全民素質、傳承文化遺產和引導社會變遷等方面,均有著不可替代的社會作用。就此而言,未來我們仍需繼續實施教育強國戰略,不斷提升教育內涵。

(作者:李曉光,系西安交通大學實証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責編:李依環、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