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破解入園難,關鍵在“開源”

2018年12月24日08:39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學前教育是人生第一個教育階段,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終身學習的開端。辦好學前教育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黨和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大民生工程,關系億萬兒童健康成長,關系社會和諧穩定,關系黨和國家事業未來。最近,《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頒布,學前教育立法工作也正在進行,國家加大促進和規范學前教育發展的力度,將有力推動我國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

學前教育的歷史使命是讓每一個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實現幼有所育。《若干意見》著眼於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切實辦好新時代學前教育,對學前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有三個方面的指導意義:一是以規劃體現導向,二是以規律提升質量,三是以規范引領創新。

以規劃體現導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學前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2017年,全國共有幼兒園25.5萬所,比2010年增長69.5%﹔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為79.6%,比2010年提高23%。但由於基礎相對薄弱,發展不夠平衡,供需矛盾相對突出,目前發展學前教育仍是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幼兒總量攀高,幼兒園數量偏少,導致“入園難”﹔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低,公辦園佔比偏低,導致“入園貴”﹔幼兒教師數量和質量都難以滿足需求,“入好園難”也自然成為家長的普遍焦慮。

為此,以問題為導向,《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80%。到2035年,要全面普及學前三年教育。

破解入園難,關鍵在“開源”。一方面要向外拓展,一方面要向內挖潛。《若干意見》要求各地要科學規劃布局,充分考慮人口變化和城鎮化發展趨勢,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制定應對學前教育需求高峰方案。國家要繼續實施學前教育行動計劃,逐年安排建設一批普惠性幼兒園,並積極挖潛擴大增量,通過多種渠道舉辦公辦園。同時,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引導社會力量更多舉辦普惠性幼兒園。

破解入園貴,要著力構建以普惠性資源為主體的辦園體系。公辦園應當充分發揮保基本、兜底線、引領方向、平抑收費的主渠道作用﹔民辦園應回歸教育的本質,並提出,2019年6月底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進一步完善普惠性民辦園認定標准、補助標准及扶持政策。通過購買服務、綜合獎補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辦園發展,並將提供普惠性學位數量與辦園質量作為獎補和支持的重要依據。在積極扶持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的同時,規范營利性民辦園發展,滿足家長不同選擇性需求。

這就從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了規劃目標,同時明確了實現目標的政策導向。

以規律提升質量

教育思想是決定改革與發展方向的關鍵,是樹立教師職業道德的基礎,是衡量辦園水平的首要標准。學前教育的教育思想取決於我國教育的總目標與對幼兒成長規律的科學認識。我國幼兒教育必須堅持面向全體幼兒,全面提高幼兒素質,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面向全體幼兒是幼兒教育改革的前提和歸宿。十九大報告提出,要讓每一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幼教工作者應樹立這樣一種觀念:每一個孩子通過我們的教育都可以得到發展,長大以后能在浩浩蕩蕩的人才大軍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面向全體幼兒,不僅僅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而且是一個必須正視的問題。面向全體幼兒,不等於忽視幼兒的個性發展,不能將面向全體與個別教育的關系對立起來,越是強調面向全體,越要重視個別教育。因為,隻有當我們根據不同幼兒發展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教育時,真正的面向全體幼兒的教育才可能實現。

學前教育還必須堅持全面提高幼兒素質,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若干意見》指出,幼兒園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樹立科學保教理念,建立良好師幼關系。合理安排幼兒一日生活,為幼兒提供均衡的營養,保証充足的睡眠和適宜的鍛煉,傳授基本的文明禮儀,培育幼兒良好的衛生、生活、行為習慣和自我保護能力。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珍視幼兒游戲活動的獨特價值,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尊重個體差異,鼓勵支持幼兒通過親近自然、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等方式學習探索,促進幼兒快樂健康成長。

以規范引領創新

《若干意見》指出要堅持規范管理。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實施科學保教,健全治理體系,堵住監管漏洞,完善學前教育法律法規,實現依法依規辦園治園,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若干意見》強化規范發展民辦園,並提出要穩妥實施分類管理。2019年6月底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制定民辦園分類管理實施辦法。同時強化各級黨委和政府及各有關部門的監管責任,建立健全教育監管機制。加強源頭監管,嚴格幼兒園准入管理,完善過程監管,嚴格依法監管,加強辦園行為督導,實行幼兒園責任督學挂牌督導制度。

加強規范管理是落實國家教育方針和教育目標的重要保証。同時使教育創新回歸基礎,真正促進幼兒教育的健康發展。《若干意見》著重強調要堅持改革創新,突出問題導向,統籌兼顧、綜合施策,破解制約學前教育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補齊制度短板,激發辦園活力,鼓勵引導規范社會力量辦園,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因此,不能將規范和創新對立起來,在落實規范的同時,也為幼兒教育的創新提供了更為明確的方向和更為廣闊的天地。

學前教育發展的關鍵不僅僅是資金,更重要的是教師。為了培養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師資,必須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要將滿足數量需求與適度延長職前學習的年限、提高入職的門檻相結合。同時要重視教師的在職培訓,通過多種形式來培訓幼兒教師。更要高度重視提高幼兒教師的地位,滿足他們的生活與心理需要,保持教師隊伍的穩定,要大力弘揚尊重幼兒教師的社會風氣,使教師心情舒暢地從事教育事業。

教師的職業道德和專業水平是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基礎,是面向全體幼兒,全面提高幼兒素質的首要條件。隻有當保教人員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對幼兒充滿愛的情感,並和幼兒的情感產生共鳴時,教師的要求才可能被幼兒所接受,教育工作才會產生效果。幼兒園應當把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和專業發展當作自己的首要任務,抓住職業道德的核心——熱愛幼兒,熱愛幼教事業和具備高度的責任心﹔抓住專業發展的關鍵——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專業情意,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水平,為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的穩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到本世紀中葉,現在的學齡前兒童將成為國家建設的生力軍。為1億多孩子提供優質的學前教育,為他們的人生奠定良好基礎,也是在為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培育一個美好的未來,因此,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政府主導,堅持規范管理,堅持改革創新,公辦和民辦教育工作者共同發揮創造力,不斷開創學前教育的新局面,譜寫學前教育的新篇章。

(責編:郭凱奇(實習生)、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