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留學生黃蓉:做喜歡的事 走自己的路

2018年12月10日08:2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黃蓉:做喜歡的事 走自己的路(留學記)

黃蓉(二排右一)與同學和老師拜訪河南濟源桐樹嶺村村民 《神州學人》供圖

你可能不會相信,“我的理想是考上墨爾本大學”這句話出自一個小學6年級的學生之口。在黃蓉小學5年級時,她和家人一同赴澳大利亞旅游。回國后,她卻隻記得悉尼歌劇院的恢弘和導游口中那所在墨爾本“沒有圍牆的學校”。小學畢業前,黃蓉的語文老師布置了一篇命題作文,題為《我的理想》。當時的她完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過她記著那所“沒有圍牆的學校”,就寫下“希望考上墨爾本大學”。 “沒想到,時隔8年,夢終成真。” 黃蓉說。

重拾兒時夢想

在黃蓉為選哪所大學而猶豫時,媽媽找出了她小學6年級寫的那篇作文,鼓勵她去墨爾本大學。在墨爾本大學讀書的第一年,黃蓉報名參加學校的學術英語測試,結果卻不盡人意。然而她沒有向困難低頭,選報了學術英文課,努力提高自己的聽說讀寫能力。在黃蓉選的很多課上,她都是班上唯一的一名國際學生。從最初在班裡不敢發言,到如今組織策劃各類項目,她對夢想認真的態度一直沒有變。

如今的黃蓉,已經從墨爾本大學畢業,正在攻讀教育碩士學位。她相信“教育塑造的是未來的世界”。她很感恩一直以來支持她夢想的家人,還有那些給她提過寶貴建議的良師益友。

在印尼做志願者

黃蓉在墨爾本大學聖三一學院讀預科時,就經常參加墨爾本大學的各種社團活動。雖然當時她還沒有墨爾本大學的學生號,但是許多社團因她的真誠和熱情都願意提前接納這位預科生。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讓黃蓉接觸到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同時她利用課外時間爭取到了很多參與跨文化社區志願活動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機會。

2016年初,澳大利亞國際志願者協會在墨爾本大學招募前往印度尼西亞日惹地區的志願者,黃蓉報名,最終成了全墨爾本8名志願者中唯一一名國際學生。黃蓉坦言:“面試時,他們問我有沒有體驗過鄉村生活,我說自己雖然在中國城市裡長大,但也去過鄉村,我不怕苦。”

印度尼西亞氣候炎熱潮濕。在印度尼西亞的兩個月,黃蓉和其他兩名志願者住在當地人家中。房間裡沒有床和電扇,3個人擠在兩張床墊上,洗澡時將冷水用小水瓢澆在身上。“生活條件雖然艱苦,但我們和孩子們一起了解天然果蔬的營養價值,培養幼苗,耕地種菜,每天都很充實,很快樂。”黃蓉說。

在印度尼西亞當志願者的兩個月對黃蓉產生了很深的影響。她無法忘記孩子們的天真爛漫和對知識與新事物的渴望,同時她也更加懂得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黃蓉注意到村子裡沒有圖書館,孩子們每月隻有1次機會到“移動書屋”閱讀,她便有了為孩子們建立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圖書室的想法。在黃蓉21歲生日到來之際, 她在臉書上邀請大家參加生日會,並備注“無需禮物”,只是希望大家可以支持她為印度尼西亞的孩子們建一個圖書室。

“我從沒有向別人要過什麼,募捐善款以及請大家捐贈閑置的兒童書籍比我想象中要復雜得多。”黃蓉很感恩她21歲的第一個夢想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順利實現。她籌集到了兩大箱圖書和文具以及一筆夠孩子們購買書架和50多本新書的資金。

擴大知識半徑

黃蓉選課通常以個人興趣和好奇心為出發點。3年的本科時間,她主修了社會學,也選修了人文地理、邏輯辯証、電影藝術、宗教與哲學,還嘗試挑戰了戲劇表演、中英口譯,同時爭取了多個出國交流與調研的機會。

當黃蓉從墨爾本大學聖三一學院預科畢業時,她被學校邀請參加墨爾本國際學生交流會。在交流會上,黃蓉接觸到了來自各國的優秀學生,也體會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次年,黃蓉成功申請成為國際學生交流會的志願者,並在會后的職業交流會上結識了兩位“職業導師”。今年,黃蓉已成為交流會的組織成員之一,為維多利亞州更多的大學生提供認識自我、激發潛能的機會。

因常年在海外讀書,黃蓉自嘆自己對日新月異的祖國了解得太少。因此,大三寒假時,黃蓉與墨爾本大學地理學專業的老師以及10多位同學來到中國,到多個城市和村庄考察學習。“我為祖國的發展感到驕傲。”黃蓉說。(王玉平 惠 娟)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12月10日 第 09 版)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