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教育要分學段有序推進
——第三屆傳統文化進校園高端論壇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
人民網北京12月1日電(孫競)“開展傳統文化教育,首先要明確什麼是優秀傳統文化,並將其置於世界與時代背景之中進行觀照。”浙江師范大學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顧之川表示,“傳統文化教育需要抓住中華傳統文化復興的契機,分學段有序推進。小學低年級應培育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親切感﹔小學高年級應提高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感受力﹔初中應提升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力和認同度﹔高中應提高理性認知,引導學生感悟,提高鑒賞能力。”
日前,以“青春國學”為主題的第三屆傳統文化進校園高端論壇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辦。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過常寶表示,希望論壇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全國基礎教育領域的創新性開展,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按照一體化、分學段、有序推進的原則,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體育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實現傳統文化教育全學段覆蓋。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康震在發言中指出,若教材編訂者沒有考慮中小學生對古典詩文的接受能力,以成人作為尺度進行編訂,往往會導致接受者與傳達者之間的斷裂和隔閡。在這個方面,能改進的空間很大。他提醒,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聽懂並接受教師口中的詩詞魅力,某些詩詞傳達的情感與領悟超出了中小學生的心理感知上線。
康震同時強調,了解古詩詞需要理解其產生的時代背景。他也以宋代詩人蘇軾作例,提出挖掘古典詩詞的魅力需置於時代考量之上。“古典詩詞的魅力就在於它的作者、作者身處的時代以及后世讀者的理解,更在於后來人的接受與認同。”康震表示,“傳統文學的魅力需要中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的落實,才能煥發生機。青少年接受的國學才是青春國學,這樣的國學才永遠具有朝氣、生命力。”
本屆論壇在專家講座、優秀教師示范課和主題論文分享等環節之外,特別增加了校長對談和媒體對談環節,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校長李曉輝、深圳市寶安區靈芝小學校長范光明、北京市八一學校副校長王華蓓、蘭州市第十九中學副校長卜文華、《中國詩詞大會》總導演顏芳、中華書局大眾圖書出版中心主任李靜、故宮博物院資料信息部數字傳媒組副組長庄穎分別就“賦予傳統文化時代傳播特征”、“探索青少年更易於接受的傳播形式”、“文史結合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自主學習能力”等新觀點,探討了未來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的思路與方向。
據悉,本次論壇由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與北京師范大學培訓與基礎教育管理處聯合主辦,來自北京高校的教師代表及廣東、甘肅等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的六百余名大中小學及幼兒園一線教師代表參與論壇。北京師范大學青春國學計劃目前已由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已正式發布,將為全國范圍內希望在傳統文化方向體現教育特色的教育區域與學校提供學術指導與課程服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