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優先發展兒童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陳寶生
2018年11月30日09:18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優先發展兒童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貧困地區兒童佔全國兒童總數的1/5。幫助這些孩子健康成長、順利成才,是政府的責任,也是我國一貫的政策主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採取一系列措施,讓貧困地區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讓他們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向著美好生活奮力奔跑。黨中央、國務院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每一個兒童都作為國家的寶貴財富,牢固樹立投資兒童就是投資未來的理念,努力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通過發展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擁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貧困兒童教育工作成效明顯

  秉持這一宗旨和理念,我國先后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貧困兒童教育工作成效明顯,也得到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國際組織的肯定。一是加大資源傾斜力度,大力改善貧困地區辦學條件。啟動實施我國義務教育學校建設史上財政投資最大的單項工程,全面改善近22萬所農村學校基本辦學條件,中央財政累計投入專項資金1620億元,帶動地方投入3000多億元,832個貧困縣已提前完成建設任務。連續實施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重點支持中西部農村地區、貧困地區提高入園率,2017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79.6%,更多貧困地區兒童有了接受學前教育的機會。二是優先加強貧困地區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教師整體素質。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努力造就一支素質優良、甘於奉獻、扎根農村的教師隊伍。面向中西部地區實施教師特設崗位計劃,2012年以來累計招聘35.5萬名教師,覆蓋中西部3萬多所農村學校,為貧困地區輸送高素質教師。全國28個省份實施地方師范生公費教育政策,每年吸引4.1萬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中小學任教。三是實施大規模營養干預計劃,努力改善貧困地區學生營養狀況。專門制定《國家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規劃(2014—2020年)》,對兒童健康、營養和教育進行全過程保障與干預。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覆蓋全國1596個縣、14萬所農村學校、3700多萬學生,學生營養健康狀況顯著改善,身體素質明顯提升。四是重點關注家庭貧困學生,實現資助政策全覆蓋。學前教育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免雜費、免書本費、補助生活費,普通高中免除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雜費,中等職業教育免除所有農村學生、城市涉農專業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費,在此基礎上,設立高中階段國家助學金、高等教育國家獎助學金和助學貸款,構建了覆蓋全學段的資助政策體系,解除家庭貧困學生后顧之憂。五是大幅提高貧困地區學生入學機會,拓寬成長成才空間。實施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專項計劃,年度招生規模從1萬人逐年增至現在的10.38萬人,年均增長57%,初步形成了保障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上重點高校的長效機制。

  同時,也要看到,我國幅員遼闊,東中西部、城市和農村差距還比較大,雖然政府和社會付出了很多努力,很多貧困地區兒童教育發展水平仍然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農村教育還存在很多薄弱環節。給每一個處境不利的兒童更多的關心關愛,讓他們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還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

  繼續把貧困兒童教育工作擺在優先發展位置

  “人生百年,立於幼學”。兒童是家庭幸福所系、國家希望所在。要繼續把貧困兒童教育工作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繼續加大城鄉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力度,加快建立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通過發展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一是繼續堅持兜住底線,保障每一個貧困地區兒童都有學上。不斷提高各級各類教育普及程度,給貧困地區兒童提供更便利、更多樣、更高層次的教育機會。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完善鄉村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網絡,努力實現幼有所育。大力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科學布局學校,完善控輟保學機制,讓學生不因上學路途遠、家庭貧困等而失學。二是繼續堅持保住基本,辦好貧困地區每一所學校。加強學校基礎設施建設,配齊配足儀器設備、圖書、文體設施等,讓貧困地區兒童和城市的孩子享有同等學習環境。大力改善貧困地區學校生活設施,讓這些孩子們不僅學得好,還要住得好、吃得好。繼續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加快培養小學“全科教師”和初中一專多能教師,化解貧困地區小規模學校師資不足的問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三是繼續堅持提高質量,擴大貧困地區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發揮優質學校的輻射帶動作用,通過組建教育集團、委托管理、對口幫扶等形式,支持帶動農村薄弱學校。加大教師交流力度,鼓勵優秀校長和教師到貧困地區薄弱學校任職任教。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把城市裡最好的課程送到貧困地區學校的每一間教室、每一個孩子。四是繼續堅持關注困境兒童,為人人成才創造良好條件。繼續實施好特殊教育行動計劃,通過送教上門、隨班就讀、醫教結合等方式,保障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國家城鎮化進程加快,一些農村的孩子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對這些留在農村的兒童,要加大對他們學習、健康、心理等支持和保護,給他們更多情感上的關心和關愛。

  我國將繼續與世界各國在反貧困和兒童早期發展上攜手合作、共同努力,為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更好條件,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創造良好開端。

   (作者系教育部部長)

(責編:劉婧婷、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