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性教育,不只是為了防性侵

吳朝香
2018年11月21日06:25 | 來源:錢江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性教育,不只是為了防性侵

  孩子在上性教育課。

  講師在上性教育課。

  “你的爸爸媽媽是做什麼工作的?”

  趙紅梅站在講台上問,教室裡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

  一個男生大聲說:“我們家隻有我爸爸出去工作,媽媽不掙錢,隻在家帶妹妹。”

  “你媽媽也在工作呀,做家務也是一份工作,隻不過媽媽是在家裡,爸爸是在外面。”趙紅梅看著小男孩,慢慢地說。

  趙紅梅的身份是性教育講師,這是她在一所小學裡的性教育課堂,每周一次,她上了一個學期。“性教育不僅僅是性生理知識、防性侵這方面的教育,雖然家長們最關心的隻有這些。它還包括性別平等、性別意識、身體權等,這些都是應該讓孩子從小就知道的。”

  父母對她的要求,就是嫁個好老公

  從初級到高級,39歲的趙紅梅花費了20多天,並經過長時間的咨詢培訓,學完性教育賦權增能的全部課程。目前,對她來說,拿到這個証書更多的意義,不是她用所學培訓了多少孩子,而是改變了她自身的很多理念和意識。

  趙紅梅出生於湖北一個農村家庭,從小,父母對她的教育方式就簡單粗暴,甚至訴諸武力。

  “我媽媽一直給我灌輸的概念就是,我是她身上掉下的肉,她想怎麼打我都可以。”成年后,父母對她的要求,就是嫁個好老公,“我也一直覺得,對女孩子來說,所謂的幸福就是嫁個好老公,做賢妻良母。”

  結婚之后,趙紅梅陪著老公一起創業,在自家公司裡打理日常事務,照顧孩子。

  “其實,我一點都不喜歡這些事,但又覺得,作為女的,就應該做好老公的幫手。”

  直到去年,趙紅梅在機緣巧合下報名參加了性教育講師培訓。在課堂上,她聽到身體權的說法時,“一下子被震撼到了,原來我的身體是我自己的,我能夠對它做主。原來很多女性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且做得很出色。”

  趙紅梅決定從老公的公司裡走出來,全心做性教育普及推廣。

  “其實我8年前就說要自己出來做事,那個時候我在自學考取心理咨詢師,但我老公堅決不同意,用各種理由說服我留下。什麼自己家裡這麼忙,還要出去做事﹔什麼我要不在,公司就要亂套之類的,當時他一說我就動搖了。”這次,趙紅梅跟老公說,自己不想再幫他打理公司了,“原本想著說通他會很難,可能要大吵一架,沒想到,看我這麼堅決,他反而支持我。”

  趙紅梅覺得自己的經歷很有代表性,“性別教育的缺失或者錯位,對一個人的成長會帶來極大的影響。”

  她覺得這樣的缺失不應該在現在的孩子身上重演。

  7歲的女兒對爸爸說:你性別歧視

  上個周六,浙江省青春醫院護士、性教育高級講師李雙雙給7位七八歲的孩子上了一堂性別平等的課。

  “女生可以開挖掘機嗎?”

  “面包師都是男生嗎?”

  “是不是男生的腳都比女生大?”

  她通過游戲告訴大家,男生女生,除了生理結構上有差別,沒有其他區別,更不存在一種職業,隻有男生或者隻有女生才能做。

  她說,無論什麼性別,都應該被尊重。

  實際上,長久以來,李雙雙一直用一種潛移默化的形式,教育7歲的女兒學會用性別視角看問題。

  有一次,他們一家開車出門,前面一輛車開得不太守規矩,李雙雙的老公就懊惱地說了一句:肯定是女司機。

  女兒立刻說:“爸爸,你這是性別歧視,你應該說這個司機開得不好。”

  “其實主要是想傳達一種觀念,就是要接受和自己不一樣的東西。不僅是性別,其他和我們不一樣的,也要學會接納、尊重,而不是歧視。”李雙雙說。

  就如當女兒問出“我是從那裡來”時,她會詳細講解懷孕的過程,她想告訴女兒,你來到這個世界上是最幸運的,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能隨便傷害自己的身體。

  “用直白的話說明生命的形成,最終其實是想讓孩子對生命有敬畏之心。如果你認真聽,其實會覺得這個過程挺讓人感動的。”

  防性侵不應該是全部

  李雙雙反對給性別貼上標簽,比如女孩子就應該溫柔,男孩子就應該勇敢。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裡,一些男嘉賓被批評娘娘腔。其實,我個人覺得,女孩子可以很漢子,男孩子也不是說不能娘娘腔,一定要陽剛,我們應該倡導的是,讓孩子認識到自己,他喜歡什麼樣子就做什麼樣子,而不是強迫他做什麼。”

  李雙雙曾接觸過一個讀高中的女孩,對方說自己想變性。

  “其實,她不是真想變性,只是家裡人用女孩子的一套標准來要求她,她做不到,就想,如果變成男生就好了。”

  不過,無論是趙紅梅,還是李雙雙,都感覺到,上此類課時,家長們最關心的還是教授生理知識,以及如何防性侵,尤其是后者,是不少家長迫切需求的。

  “特別是女孩子的家長會比較著急,而有些男孩子的家長會覺得,自家是男孩不會遇到這種事,或者,男孩在這種事上不會吃虧。”

  陶劍麗是下沙街道灩瀾社區的社工,她有時覺得很矛盾:一方面全社會對性侵高度緊張,另一方面,真正講到性知識和性教育,一些家長又諱莫如深。

  對李雙雙們來說,防性侵只是性教育中的一部分,要教給孩子們的還有很多,比如不同性別之間的相處,接納和自己不同的人,如何愛與被愛,接受和拒絕等。

  “這些都需要時間,但是現在孩子和家長們最缺的,就是時間。”

  性教育,還任重道遠

  目前為止,找李雙雙咨詢的家長中,80%都是因為孩子自慰而前來求助的,趙紅梅的情況也差不多。

  這些孩子的年齡跨度從五六歲到十多歲。

  “知道孩子自慰,家長基本都很焦慮,擔心是不是性早熟?需不需要進行干預?”

  李雙雙認為這是過分焦慮,“任何人都有性沖動,孩子也一樣。這種情況,作為家長沒必要太驚慌,隻要告訴孩子,不要傷害自己的身體,更別讓他因此產生羞恥感。”

  不對性產生羞恥,不污名化性,正是性教育講師們力圖傳達的一個理念。

  “為什麼在一些涉及性侵犯的案件中,女性作為受害者會被說三道四,甚至自己都覺得羞愧,就是因為對性長久以來的污名化。換個思路,如果你的胳膊被人打壞了,你不會覺得難為情,但被侵犯了,就會有羞恥感。”趙紅梅說。

  而在“性教育講師”發起者、北京林業大學性與性別研究所所長方剛看來,這恰恰表明我們的社會缺少性別教育和性別平等的意識,充斥的是對女性的污名以及對性別的刻板印象,這些恰恰是需要反思的,“性教育,任重道遠。”

(責編:馮粒、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