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本網原創

聚焦國際工程教育

中外院士專家熱議“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工程科技人才培養

2018年11月13日17:08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1月13日電(李依環)近日,“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暨第十三屆科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在浙江杭州舉行。本次研討會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指導,浙江大學和中國工程院主辦。國內外工程教育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學者等400余人參加會議。

會上,“一帶一路”工程教育國際聯盟正式成立。該聯盟由浙江大學牽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來西亞拉曼大學、塞爾維亞諾維薩德大學等10余家單位共同發起,未來將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工程技術攻關、工程技術人才培養、工程教育項目交流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培養工程科技人才

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按2016年數據統計,我國擁有工科本科在校生538萬人,畢業生123萬人,專業布點17037個,高等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作用舉足輕重。據亞洲開發銀行的評估報告顯示,2010-2020年,亞洲各國將在基礎設施領域累計投入約8萬億美元。因此,“一帶一路”背景下,高素質、國際化的工程科技人才培養十分重要。

“中國作為工程教育大國,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和條件。”中國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學部主任胡文瑞指出,要以推進新工科建設為抓手,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工程科技人才的溝通,推動高等教育的國際合作,積極服務於國際化、戰略化、復合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養,為“一帶一路”建設向縱深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浙江大學黨委書記、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工程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鄒曉東表示,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快推進,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工程科技智力支持和人才輸送,將成為沿線地區一流大學的重要責任和使命。“此次會議一定能夠為‘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工程科技人才培養開拓新天地、創造新局面,為打造全球工程教育共同體提供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有益的思路。” 鄒曉東說。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五年來,各方面都取得重要進展,這其中人才需求非常旺盛。”因長期從事鐵路建設技術和管理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永福從“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現狀等方面談工程科技人才的培養和培訓。孫永福指出,對於工程人才培養,要優化頂層設計,加強學校與社會層面合作,要探索多樣性的國際合作的模式,同時建立“一帶一路”智庫聯盟。

“當前我們所在的環境、行業、教育機構、學生人群等都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些新學科、新材料等未來會得到更為廣泛地應用。”歐洲工程教育協會副主席Luis Manuel Sanchez Ruiz表示,高等教育院校目前也嘗試在教學法上創新,適應當前基於問題式和翻轉式的學習方式,也更為注重學校和產業層面的交流融合,進一步推動國際化合作,力求帶動教育全方位的能動性。此外,政府也傾向於高新技術產業和學科領域中加大投入。

“一帶一路”倡議也為中非合作帶來了新機遇。非洲工程教育協會主席Funso Alphonsus Falade從非洲工程教育的模式及可以從中國學到的經驗兩個方面進行闡述,他表示,當前非洲的大學跟中國大學在科研、師資培訓等方面合作越來越深入,這也為非洲加強工程教育打造了有利的環境,能夠更好進行工程教育培訓,讓學生具備被市場需要的技能,也進一步推動了非洲實現工業化的時間。

推動“新工科”建設

主動引領瞄准未來的工程教育

中國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從產業變革、技術變革、學科的分化和融合等方面闡述當前工程教育所處的環境與形勢。朱高峰表示,工程教育的發展與改革不可能完全統一模式,因而需要科研人員把握機遇,迎接挑戰,根據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優勢和特點來進行特色化選擇、研究和決策,聚焦某一方面、某一個點或某一領域作出新的探索。

2017年2月以來,教育部積極推進新工科建設,先后形成了“復旦共識”、“天大行動”和“北京指南”,並出台系列政策,全力探索形成領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國模式、中國經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強調,新工科建設要立足當下、瞄准未來、主動變革,要把學科導向變成產業需求導向,破除專業分割壁壘進行跨界交叉融合,把被動適應變成主動支撐引領。

當前,中國的“新工科運動”如火如荼。吳岩表示,新工科理念正在形成高度共識,612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組成的30個項目群正在加速推進,機器人工程、智能制造等新工科專業蓬勃興起,“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等加快推進新工科建設的政策相繼出台,產學合作協同育人、現代產業學院、未來技術學院等新工科模式正在成型。

“新工科的背景下,工程教育模式由學科體系轉變為工程過程體系,強調科學教育、人文教育、工程教育三者的有機統一,理論與實踐的全面平衡發展。”重慶大學校長張宗益表示,學校實施工程教育模式改革以來,持續推進學科交叉融合發展,實現了四個轉變,不斷由參與者向主導者轉變,由引進來向走出去轉變,由鬆散型向系統化轉變,由單一的學生交流與合作辦學,向學生教師與課程、研究和辦學的全方位深度合作轉變。 

(責編:孫競、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