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怎樣在中小學扎根

2018年11月06日09:07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怎樣在中小學扎根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同學們,這首詩描寫的是哪個節氣的景色?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10月23日,霜降,在江蘇無錫市南長街小學的一節“品德與社會”課上,教師諸向陽以唐代詩人張繼的詩《楓橋夜泊》切入,和學生一起穿越時空和課程界限,帶領他們感受節氣物語。

  “每個節氣到來時,為學生上一堂節氣文化課。一年下來,上了20堂課。上屆六年級很多畢業生留言,印象最深的就是節氣文化課。”諸向陽告訴記者,讓學生在節氣中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既能培養其敏感的詩心和科學的生活態度,更能讓他們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讓優秀傳統文化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台《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傳承。一年多來,各地中小學在優秀文化傳承中做了哪些探索?其間,遇到了哪些有共性的問題?如何尋求破解之道?

  深扎課程之根

  近日,南京市江寧區將軍山小學的一間畫室裡,擺滿了數百幅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生肖畫作,其中一幅畫有黑白大狗的國畫格外吸睛。

  “要先畫狗的眼睛,然后用大毛筆點上這個很淡的顏色,勾出狗的整體外形,再用比較深一點的顏色……”看到記者對自己的作品感興趣,該校六(4)班學生黃子恆現場比畫起來。

  “參展的學生畫作有1900多幅,經過篩選,畫室集中展出400幅,其余作品在各班的展板前展出。這是我校開展十二生肖校本課程8年來的部分成果。”將軍山小學副校長張屹說。

  立足傳統文化進課堂,將軍山小學近幾年開發了20種十二生肖為主題的校本課程,涵蓋美術、音樂等多個學科,其中美術類課程就有5種,包括水墨生肖、線描生肖、剪紙生肖、手工生肖和泥塑生肖。不僅激發了孩子們對美術的熱情和愛好,也培養了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中小學扎根,課程建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而傳統文化課程不同於語文、歷史、政治等學科課程,重點在文化,文化教育根本上是美育,要圍繞美展開。”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程章燦表示,雖然不少地區、學校在課程建設方面都做了積極探索,但就整體看課程內容的系統性、整體性還有待提升,“具體可圍繞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重點的家國情懷教育,以仁愛共濟、立己達人為重點的社會關愛教育,以正心篤志、崇德弘毅為重點的人格修養教育等方面展開。”

  廣扎師資之根

  “我們家昊昊現在真像是被‘拉魂腔’拉住了魂,幾乎每天放學后都要聽一段,戲癮比我還大!”日前,記者來到徐州市銅山區採訪,臨近下午放學時間,該校兩個學生家長在拉家常,聲音不大卻引起了記者注意。

  “拉魂腔”是分布在山東、江蘇等接壤地區的一種地方曲藝,學名柳琴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推動非遺進校園背景下,2014年初,銅山新區實小選拔30名學生成立了校級“柳琴小劇團”,指導教師隻有音樂教師王芳一人。“由於種種原因,柳琴戲離老百姓越來越遠。整個銅山區柳琴戲傳人不足10人,且都已50多歲了。”王芳告訴記者。

  為解決師資問題,受“小先生制”啟發,該校採取先系統地訓練苗子,再讓他們教其他師生。幾年下來,該校熱愛柳琴戲的師生越來越多,劇團骨干成員不僅學習上去了,生活方面也愈發獨立。

  相比傳統曲藝,優秀傳統文化范疇更大,怎樣系統地培訓師資?對此,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教育部國培計劃示范性項目“中小學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負責人之一劉明遠認為:“目前在中小學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在一定意義上具有拓荒性質,這個階段,緊抓‘關鍵少數’最為重要。”

  作為教育部2017年新增的22個教師高端研修項目之一,主辦單位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從省內各地選拔50名教師,其中不乏名校長、特級教師、教研人員等。以理論教學與一線觀摩的培訓方式,以名校的文化建設成功經驗為范例,探索以傳統文化為核心內容建設校園文化的路徑與方法。

  兩年的培訓有兩個環節貫穿始終:一是每次集訓都組織研討會或論壇,採用無領導發言的方式,增強學員的學習主動性,發現存在的問題。二是要求學員結業時提交一篇不少於1.5萬字的論文,鍛煉學員的科研能力,促進其對傳統文化的學習。“這樣他們回去后,就能發揮‘種子’的作用,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各個地方和學校落地、生根,長成參天大樹。”劉明遠說。

  融扎社會之根

  “在高中開設傳統文化課程教育阻力重重,家長阻攔、不少學校負責人也不同意,原因就是有高考壓在那兒。”江蘇省泰州口岸中學歷史教師、“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名師高端研修班”學員史海燕,談起自己在學校開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經歷,她直搖頭。

  實際上,史海燕的遭遇並非個例。除了要解決課程、師資等難題,家長和社會認同也是制約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扎根的一個重要原因。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不能隻讓孩子們待在課堂上。結合傳統文化教育教學,讓學生走進歷史古跡、文化遺存開展研學旅行,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途徑。但出於課時安排、人身安全等考慮,很多學校在組織這類活動時,也是慎之又慎。

  “我們也知道教育部等11部門出台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但很少有教師主動組織學生外出研學。最多是以班級為單位,在附近的一些文化遺跡或公園中組織學習活動。”諸向陽說。

  國家已有頂層設計和制度保障,怎樣進一步轉變教師和家長的教育觀念,怎樣形成多元互補、相互協作的教育格局?對此,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副院長潘文表示,要形成多元互動的教學體系,還需要新聞出版廣電界大力宣傳普及,高校科研院所發揮資源優勢並加強與中小學的合作交流,整合社會力量優化網絡教育平台,這樣才能融全社會之力,讓優秀傳統文化這棵大樹在中小學生中長得根深葉茂。(李大林)

(責編:郝孟佳、吳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