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游學不隻到此一游

2018年11月02日09:3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游學不隻到此一游

浙江省建德市三都中心小學的學生來到全國文明村——新和村研學實踐基地,體驗收割水稻、渾水摸魚蝦、採橘子等社會實踐農事活動。寧文武攝(人民圖片)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當學習遇到旅游,各色游學產品如雨后春筍般蓬勃涌出,但目前市場上一些游學產品過多側重在“游”,學習的內容不多。學生和家長選擇時不免陷入“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困惑。人們習慣上說的游學,更准確專業的說法應該是研學旅行。研學旅行不能隻到此一游、走馬觀花,學習思考有收獲才是根本。

不能隻游不學

“當我去醉翁亭讀一首詩詞,到科學島敬仰幾位科學前輩,當我實實在在浸入這個場景當中,我發現,我們每個學生心裡都有一捧土,等著有種子埋入,等我們逐漸長大,種子就會逐漸發芽。作為‘90后’,我覺得研學旅行是件夠酷的事情,我們的生活很富裕,更需要精神上的富足。”清華大學學生宋琨近日參加了安徽“魅力皖中”的研學之旅,此行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研學旅行受到越來越多學生、家長、學校及社會的廣泛關注。自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印發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將研學旅行納入到中小學生的課程體系中以來,旅行社、教育培訓機構等紛紛推出五花八門的研學旅行產品,爭相在教育和旅游交織的這片新藍海中佔得先機。

中國旅游研究院之前發布的《中國研學旅行發展報告》顯示:未來3至5年研學旅行的學校滲透率將迅速提升。研學旅行市場總體規模將超千億元。

但目前研學旅行的一些產品“游”“學”分配比例不合理,過分偏重“游”,對“學”的內容僅停留在到此一游,打著“研學旅行”的幌子,依然是逛景點的觀光游,甚至“游而不學”的現象也時有出現。

中青旅研學事業部總經理史善峰告訴記者,研學旅行的協同配合機制尚需建立健全,需要深化教育行政部門、學校以及社會機構之間的合作模式,尤其是在研學旅行的必修課地位性質、安全風險評估、課程聯合研發及協同組織實施等方面進行更加緊密的無縫合作。此外,研學旅行的組織實施水平也存在良莠不齊,需要有更明確具體的執行標准,包括需要有量化的考核指標和第三方評估體系等。

重視學習研究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北京旅游學會副會長張輝認為,要發展好研學旅行,需要做許多改革,比如大中小學的假期制度改革,如果能縮短寒暑假、增加春秋假,就能給研學游創造流動性。世界上80%的研學旅行都是依托景區發展,中國的景區如何從服務於觀光游向服務於研學游轉變,比如景區的服務流程、商業模式、解說詞系統等,都需要改革。

研學旅行是在旅行體驗中通過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的,讓孩子收獲到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是一場注重知識和精神獲得感的旅行。在課本中學習知識,在旅行中踐行,做到“知行合一”,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才是研學旅行的意義所在。

找到研學旅行的意義與價值,就像飛機發掘了人們對於“遠方”的需求,電商發掘了人們對“便捷”的需求。宋琨說,研學旅行應該做到從“體驗”到“啟迪”,讓學生從情感和認知上都有收獲,從體驗地域文化、歷史文化、現實社會到理解事物表象與本質的關系,歷史與現實的關系,學生由淺入深地有所收獲。

北京101中學教學處主任高建民認為,研學旅行不同於游學,它更重視研究和學習。根據教育需求選擇項目,是課堂內容的向外延伸與實踐。研學旅行的學習目標性更強,以“體驗式學習”讓學生走進真實的自然和社會,觸摸真實的歷史與文化,體會其中蘊含的科學奧秘和智慧,培養科學的研究方法。

系統學習課程

研學旅行到底應該如何做出實效呢?近日,安徽啟動了研學旅行大型傳播活動,推出10條研學旅行精品線路。安徽工程大學體驗學院薛保紅院長說,安徽作為全國研學旅行最早的試點省,形成了特有的“安徽經驗”“合肥現象”和“黃山示范效應”,未來安徽的研學旅行將在徽文化引領下走向以深度主題、獨特品質和價值體驗為主要特征的研修模式。

剛剛帶學生參加了安徽研學旅行的高建民,介紹了北京101中學的做法:行前要科學論証研學內容,制定詳盡實施方案,研制編寫《課程手冊》和《文獻閱讀手冊》,落實研學旅行的目的、知識、方法﹔行中加強過程監控,落實學生自我管理﹔行后認真總結,實施多元評價。

研學旅行的核心是通過旅行實踐的課程化,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養﹔避免到此一游的關鍵在於做好課程研發和加強綜合評估。史善峰說,研學旅行兼具教育屬性和旅行屬性的內在特點,應以“教育邏輯”確保立德樹人育人目標的有效實現,以“旅行邏輯”確保全過程各環節的安全保障萬無一失。

史善峰建議,要將研學課程化擺在首位。挖掘研學目標線路的深層次教學價值。中青旅研學秉持“讓教育留下記憶、讓旅行留下感動”的理念,以“研學旅行課程化、營地產品專業化、實踐要素時尚化、體驗項目趣味化”為課程建設原則。目前已經形成了以“閱讀更美的中國”“紅色基因代代傳”“帶著書本去旅行”“一起走進博物館”等為特色的課程體系﹔組建了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國家博物館專家及來自大中小學校優秀一線教育工作者組成的課程顧問團隊。(趙 珊)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11月02日 第 12 版)

(責編:郝孟佳、吳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