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成都:為大學生創業者許一個美好未來

2018年10月17日09:02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職通車]成都:為大學生創業者許一個美好未來

  給水龍頭裝上一個指甲大小的檢測器,與手機、電腦等設備建立無線連接,用戶便可通過App查看水中鉛、汞金屬含量、pH值等數據。

  這項名為“超靈敏微流控檢測技術”的“黑科技”誕生於成都,出自初創企業四川縱目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創始人是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化學工藝專業2016級博士研究生張川。

  近年來,像張川這樣的大學生創業者在成都已經崛起為一個令人矚目的新群體。10月9日至16日,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開幕。一大批來自成都的大學生創業者帶著他們的創意和產品走進公眾視野,成為一大亮點。

  飲用水、工業廢水、城市污水等水質檢測,是張川從大四就開始接觸的課題。2014年,這項課題的理論研究基本完成,論文、專利均已通過,但僅止步於實驗室,沒有往實際應用方向轉化。

  2016年4月,張川所在的四川大學入選全國首批“雙創”示范基地。同年年底,川大成為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一些變化悄然而至,比如學校在暑假、寒假開設了創新、創業相關的培訓班等。

  同時,正逢成都大力推動支持青年創業的各項行動計劃,許多高校積極推行“雙創”政策,這些變化讓張川萌生了創業的想法。2016年,他的一個同學從加拿大學留學歸來,聊到創業思路,倆人一拍即合,並得到了導師的支持。

  “項目水平怎麼樣?有沒有轉化的價值?”經過層層篩選,張川的項目入選四川大學扶持的創業項目名單,創業初期還申請到了學校提供的辦公場所。他說,如今學校對創業的支持政策越來越好了,得到支持的項目也越來越多。

  成都是西南高教重鎮,匯聚了50余所高校。成都市堅持把高校作為創新驅動策源地,大力打造“雙創”載體集聚區,建成了磨子橋創新創業街區、環交大智慧城、天府新區大學科技創新園等“雙創”載體集聚區,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

  政策環境的變化,直接影響到很多大學生創業者。2016年5月,四川師范大學學生黃凱迪向學校申請創業項目扶持,經過材料提交、答辯等一系列流程,他的項目很快入駐學校創新創業俱樂部進行孵化,這讓他感受到了政府和學校支持大學生創業的誠意和力度。

  2017年,黃凱迪的創業項目進一步升級,他正式創辦了成都舞影佳創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黃凱迪認定,成都濃厚的文化藝術氛圍和這座城市的包容性,將是自己事業成長的沃土。

  黃凱迪說,自己公司的發展離不開成都這座城市的呵護,“成都的房租、物價等生活成本較低,生活壓力小,加上有力的政策幫扶”。他相信,成都會讓自己的創業嫩芽長得枝繁葉茂。

  如今,“舞影佳創”除舞蹈攝影攝像制作,業務范圍還擴展到了舞台影像領域,包括舞台劇、活動演出等,並得到市場認可。一家知名機構在主辦的演出活動中,一直與“舞影佳創”保持著合作。

  今年9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升級版,有利於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擴大就業。在“雙創”升級版的背景下,成都市在投入和堅持中,進一步釋放“雙創”紅利,為大學生創業者“許一個美好未來”。

  自2016年起,成都市連續以市委、市政府“一號文件”形式出台支持人才發展政策文件,疏通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的難點痛點,樹立“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觀。2017年7月“人才新政12條”出台以來,吸引了30余萬名大學畢業生及高層次人才落戶。

  以近年來持續開展的“菁蓉匯”系列活動為例,成都市通過主體活動、菁蓉訓練營、菁蓉創享會、菁蓉杯海外華人創業大賽等載體,以青年大學生為生力軍,拓展創業空間,營造了全社會支持參與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

  越來越濃厚的“雙創”氛圍,為創業者營造了良好的“窩”。張川也因此選擇成都作為創業駐地,公司成立就落戶在成都市“雙創”高地——高新區。數據顯示,2017年,成都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46.4萬家、增長42%,新增科技型企業兩萬戶。

  現在,因為項目的需要,張川經常奔赴北京、長三角等地。比較下來,他覺得成都“不管是生活成本,還是創業行情,都很適合我”。(實習生 何妍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鑫昕)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