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構建高校大文化

2018年09月11日08:45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關於文化傳承創新的系列頂層設計為大學文化建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大學作為社會主義文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承、創新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文化的前沿陣地。在新時期,文化傳承創新成為大學的五項職能之一,“雙一流”建設為大學文化發展提出了新要求,要把它建設成為具有較強的國際文化傳播影響力,具有師生認同的優秀教風學風校風,具有廣闊的文化視野和強大的文化創新能力,並形成引領社會進步、特色鮮明的大學精神和大學文化。本文為高校探究大學文化的價值內涵、系統構建和創新路徑,從而使大學文化成為推進“雙一流”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提出見解,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大學文化的價值內涵及矛盾

從系統論的視角看,大學文化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它是基於長期的辦學實踐,在內部要素作用和外部環境影響下,由大學及其內部成員凝練出廣泛認同的,經時間檢驗正確的,並自覺轉化為實際言行的價值觀念和精神品質,它具有開放性、地域性、先進性、創新性、動態性、系統性和相對獨立性等特點。中國的大學文化系統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領學校的價值追求、行為導向和治校理念。

根據近期對財政部、教育部和相關省級人民政府共建的六所財經類高校的問卷調查分析,可了解大學文化發展之現狀。近些年,大學文化建設可謂豐富多彩,成效顯著,但也呈現出不足之處,人們對大學文化的認識還有不到位、不系統、有偏差的地方。如今,大學文化已不同於傳統的校園文化,它是一個系統工程,其內涵要比校園文化更豐富,更有厚度、廣度和高度,而校園文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兩者猶如一堵牆和一張紙的關系﹔大學文化建設也不能完全等於思想政治工作,它可以讓思想政治工作更富營養、更接地氣、更有溫情和更具活力,但仍需關注大學價值的塑造、大學精神的傳承和大學實力的提升﹔大學文化更不是企業文化,它以人文教化為特征,而不是以純粹通過提供產品和服務來獲取最大利潤為目標,文化育人是大學文化區別於企業文化的重要標志。總之,當前大學的特色文化不明顯,“效仿文化”盛行,大學文化建設在前瞻性、系統性、互動性、文化涵養、校史發掘、創新手段等方面還有待提高,在內容、形式和創意上需要擺脫同質化。

大學文化系統的結構要素

由於大學的本質是一種文化存在,大學文化是大學的“靈魂”和“基因”,這就需要探究大學文化系統的內部結構要素。

通常來說,大學文化系統由多個子系統構成,這些子系統又包含若干要素,彼此關聯、相互影響,構成了一個展示大學文化底蘊和人文精神的、多層次的、兼容並包的文化綜合體。這些子系統包含:一是基於大學內部成員養成的文化,包括宿舍文化、班級文化、院系文化、學術文化、學科文化、禮儀文化、榜樣文化、師德文化、校友文化等。二是基於職能部門所形成的文化,包括管理文化、組織文化、誠信文化、廉潔文化、社團文化、群團文化、安全文化、后勤文化、樓宇文化、環境文化等。三是基於文化本身所形成的文化,它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環境文化和網絡文化,這也是最常見的分類標准。基於此,可以歸納出大學文化系統的一般性結構系統,以及相應的“文化識別系統”。

第一個是顯性文化,主要表現於具象的、物化的、客觀存在的人造景觀、文本符號和圖畫符號中。一是指由教學場所、辦公場所、學習場所、生活場所、運動場所、文化展演場所、校史館、博物館、標志性建筑,及其辦公設備、教學設施、科研設施和文體設施等構成的物質文化﹔二是由建筑物名稱、道路名稱、引路牌、校園景觀、雕塑、銘石、牆壁、宣傳欄、電子屏等硬件設施構成的環境文化。上述兩種文化最直觀地展現了一所大學鮮明的個性特征,反映了大學的發展歷史、教育內涵、人文風貌和價值追求,構成了大學的“環境識別系統”。三是指由校名、徽標(LOGO)、校徽、校歌,以及校旗、院旗、文化藝術產品等所構成的標識文化,它是精神文化的外顯,這種顯性文化可以直觀地表現大學的氣質類型,構成了大學的“視覺識別系統”。

第二個是隱性文化,主要表現於大學及其成員深層次的治學理念和價值追求。一是指校訓、校歌、大學精神、辦學理念、辦學特色等精神文化,它是由特殊的地域、環境、歷史、文化以及大學內部沿革而出現的關鍵事件和著名學人的價值理念、氣質品格,並經過時間洗禮、歷史積澱而產生的大學獨特風格。二是指大學章程、組織構架、決策機制、考核評價機制等屬於規章制度的文本符號,它們以德育感染為主、規章制度為輔,將強制性的規范內化為大學成員的自覺意識和自覺行動,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制度文化。大學制度是大學的組織規則,是更為深刻的政治,是更具結構性和根本性的文化。隱性文化為高校內部治理結構、“雙一流”建設、“精神家園”建設提供持久的精神動力,構成了大學的“理念識別系統”。三是指由校報、校刊、校史年鑒、廣播、電視、新媒體等所傳播的隱性文化,它們構成了大學的“文化傳播系統”。

第三個是介於顯性和隱性之間的文化,主要體現於大學成員將“隱性文化”主動轉化為自覺行動的程度。一是指基於大學價值觀所影響的師生言行、行為規范和價值取向,包括學校管理、課程設計、教書育人、群團和社團活動、學術活動、對外交流等,這種行為文化構成了大學的“行為識別系統”。二是基於互聯網屬性和多元文化思潮影響而形成的大學網絡文化,其傳播渠道通常包括校園網、官方微博和微信,二級單位的網站、微博和微信,與學校名稱有關的群體和個體的微博和微信等。它們都是傳播大學顯性文化和隱性文化的有效載體,構成了大學的“網絡識別系統”。

如同“大思政”格局一樣,高校也需要構建“大文化”格局。這個“大文化”格局除了上述分析的各個系統,還應包括文化傳播系統、文化治理系統和文化評價系統等,這些結構要素構成了大學文化系統的完整“場域”。由於“大文化”與“大思政”具有內在的契合性,從中可以探究兩者協同育人模式的構建。

“雙一流”背景下大學文化創新路徑

一是進一步加強物質文化建設,提升環境文化品質,構建大學文化的生態系統。大學需要結合校區功能定位,科學規劃文化景觀和文化設施,深入挖掘學校歷史文化價值,提煉精選一批凸顯大學文化特色的經典性元素和標志性符號,納入校區建設和規劃設計中,培育具有高辨識度的標識文化,構建獨具特色的大學文化環境識別系統。

二是進一步加強精神文化建設,豐富大學史料和大學故事,構建大學文化的傳承創新系統。大學需要系統梳理大學歷史脈絡,深入發掘文化內涵,確定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校史事件、校史人物和杰出校友進行系統研究,進一步補充大學史料,豐富大學故事。高校還需要倡導學院(研究院)建設樓宇文化、院史文化和學科文化等,打造自身文化品牌。伴隨學校和學科的發展,代表性人物不斷出現,重要事件不斷發生,繼續挖掘其中的故事,將會催生許多真實鮮活、生動形象的故事,為大學文化補充新鮮的校園元素和時代元素。

三是進一步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引導師生文明行為,構建大學文化的網絡傳播系統。加強對校報、校刊、廣播、電子屏、櫥窗等各類思想文化陣地的規范管理﹔建設好高校中外文官方網站等新媒體文化傳播平台,向國際傳播學校在中國的經濟實踐、社會實踐和政治實踐所獲得的理論成就、實踐成果、優秀人物事跡﹔建立健全高校網絡、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文化傳播平台的建設和管理工作機制,規范師生自媒體管理,引導廣大師生樹立網絡責任意識和道德意識,加強網絡素養教育,文明使用網絡,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做好重大活動和熱點問題、突發事件的網上引導,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

四是進一步汲取世界優秀多元文化,提升文化國際軟實力,構建大學文化的國際交流系統。長期以來,中國通過學習西方知識體系推動了中國發展,但與此同時,西方話語權通過潛移默化的推廣,讓一些人的思維和觀念陷入了一種“被殖民”的狀態,山寨的理論和模式無法解釋豐富的中國實踐,因為中國尚未形成能夠解釋中國實踐的知識體系,也就沒有國際話語權。對大學文化而言,大學需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借鑒世界知名大學的文化建設經驗,大力推進國際化發展戰略,探索創新與大學發展、學科發展相適應的大學文化建設方法與途徑,打造既有本土文化,又有國際特色的大學文化。

五是進一步加強文化協同性研究,發揮非線性作用,構建大學文化的動力系統。大學文化協同發展,一方面源於大學內部,比如抓好大學文化發展的關鍵少數(變量或因素),處理好大學文化系統與其他政治、行政、教研等系統的矛盾,發揮協同效應﹔充分利用校內不同班級文化、院系文化和群團文化之間的競爭與合作,推動大學文化協同發展。另一方面,它源於大學外部,比如與國內外高校競爭與合作,推動大學文化的協同發展。同時,大學文化還可以汲取社會、網絡和其他國家、地區多元文化中的有益要素,拓展大學文化樣式,豐富大學文化內涵。(作者系中央財經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研究員武超群)

(責編:姜淑敏(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