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教育為橋:中國你好!世界你好!

2018年09月11日08:3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教育為橋:中國你好!世界你好!

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負笈海外,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留學生生源國。教育部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首次突破60萬大關,同比增長11.74%。改革開放40年來,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已達519.49萬人。這些中國學子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紐帶,為中外民間交流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與此同時,中國已是亞洲最大留學目的國。來自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17年共有48.92萬名外國留學生在中國高等院校學習,規模增速連續兩年保持在10%以上。這些來自204個國家和地區的各類留學人員在全國935所高等院校學習。

■ 留學人員 民間交往使者

擔任全法中國學者學生聯合會主席的劉源輝在法國留學5年。法國導師因為他的介紹,逐漸改變了以往對中國的刻板印象,開始了解到中國的政治制度是中國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更愛上了中國的茶葉和紅木家具。

“通過每一位留學生的積極努力,中國的形象會被更加真實地展示,世界將會更加理解中國。”劉源輝說,越來越多的中國研究機構和中國學者的名字出現在一些世界頂級期刊上,海外學子在國外的形象也逐漸從勤奮這一單一印象轉變為善於創造和富有成果,這也是中國教育的積極影響。

留學是多樣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方式,也是一個國家開放包容的重要體現,更是深化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手段。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與47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學歷學位互認協議。

“中外青年的教育交流具有深遠意義。隨著中國的不斷開放,中外大學間的學術交流越來越多,范圍越來越廣。如果沒有這麼多教授、訪問學者、留學生到對方國家講學、學習,中外民眾對彼此的了解就沒這麼清晰透徹。”近年來主持參與和山東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合作研究項目的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社會學系終身教授張杰說。

■ 知華友華 朋友圈不斷擴大

韓國留學生梁大圓是來華留學生群體中的一員。9月9日晚,他再抵北京,開始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博士階段的學習,這也是他在該校讀書的第9個年頭。本碩博一路走來,回顧在中國的學習和生活,梁大圓的第一感受是“中國總是給我驚喜,在中國的生活每天都有朝氣、有希望”。他為自己設定的未來計劃是“留在中國創業”。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來華留學生和梁大圓一樣,選擇了從“學在中國”到“留在中國”。

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辦的來華留學人才招聘會,已連續舉辦5屆。相比前4屆,今年5月舉辦的第5屆來華留學人才招聘會參會人數數量大幅提升。

“有的留學生從黑龍江、河南等地趕到北京來,這反映出他們的就業需求。”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任程家財說。

■ 孔子學院 用教育傳播中華文化

伴隨著中國的發展,世界了解中國的需求空前高漲,推動全球范圍內的“漢語熱”持續升溫。截至目前,中國已在146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525所孔子學院和1113個中小學孔子課堂,為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作出了積極貢獻。

“大家好,我叫托比……我住在英國的謝菲爾德,正在學習中文。”寫下《中國你好 世界你好》這封信的托比就是通過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孔子學院學習中文的﹔在尼日利亞拉各斯大學孔子學院,有不少利用業余時間學漢語的學生。在他們看來,漢語可以“改變人生”。

值得關注的是,海外學習使用漢語的人中有不少是華僑華人。西班牙馬德裡愛華中文學校校長黃小捷從事海外華文教育20多年。“9月10日在京召開的教育大會,讓我們這些在海外從事華文教育的工作者感到精神振奮。未來的教育圖景將更有利於增強華裔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她說。

“華文教育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荷蘭丹華文化教育中心校長李佩燕強調說,中華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祖(籍)國對華裔下一代中文教育的關心體現了母親對游子的牽挂。一批又一批海外華裔青少年通過中文這一載體學習中華文化,未來他們就是中外友誼之橋、經濟之橋的建設者和維護者。(劉 菲 趙曉霞)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09月11日 第 02 版)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