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免費晚托班解“三點半難題”

2018年08月25日08:54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免費晚托班解“三點半難題”

編者按

又到了全國中小學新學年的開學時間,然而許多家長開學伊始便為接孩子放學的問題犯了愁。

剛剛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為解決好課后三點半問題、減少學生不必要的課外培訓,對中小學提出三點要求:提升教學質量、嚴明入學紀律、做好課后服務。

在浙江杭州,學生家長們正在淡定地等待開學:杭州市教育局日前出台了《關於推行小學生放學后托管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開學后,杭州的小學將全面實行免費晚托班,向政府兜底構建托管機制邁出了重要一步。

孩子放學早、家長下班晚,這樣的尷尬時差讓不少家長犯了難——請假不現實、放托管機構顧慮多,“三點半難題”究竟如何破?

北京市擬從9月份起,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匹配校內托管班,全市覆蓋,不收學生家長錢,在校教師如果參與課后托管會有一定薪酬,由市級、區級財政共同補貼。

杭州市實行小學生放學后托管服務新政策一公布,立即得到無數上班族的點贊叫好。晚托班服務的對象是放學后家長沒辦法及時接、對托管有剛需的非寄宿制學校的小學生,1至3年級優先實施,以自願為原則,自主申請,學校審核通過后參加。晚托班結束時間原則上為下午五點半,具體時間由各區、縣(市)確定,不同季節可有所調整。

1.“校外晚托班”良莠不齊 開辦“校內晚托班”呼聲日高

在政府沒有把“學后托管”這副擔子挑起來之前,孩子的放學時間一直都是“雙職工”家庭家長的心病。據統計,杭州城區公辦小學一年級的新生人數已突破4萬大關,這更加劇了最令家長頭疼的所謂“三點半難題”。它所帶來的困擾,杭州市政協委員、西溪醫院藥劑科主任茹仁萍一直看在眼裡。

“我們科室有許多年輕人,本身就下班晚,還經常遇上加班。”茹仁萍說,他們不得不把孩子交給“晚托班”,可由於這類“培訓學校”大多是無証、非法經營的,父母始終提心吊膽。

家長接孩子的難題無疑給校外的托管機構帶來了商機,校外托管行業順應市場需求迅猛發展。據當地業內人士介紹,現在學生托管行業競爭相當激烈,一個小學周邊聚集的托管班少則十幾家,多則數十家。“校外晚托班在給家長帶來方便的同時,卻也存在著良莠不齊的問題。”浙江省美德青少年教育中心主任王芳從事教育相關工作已近20年,在過去一年裡曾走訪了十幾所小學。

“一些社會托管機構藏身於居民小區和寫字樓內,租一個小場地,招一兩個人員就能辦一家晚托機構,無資質要求,無准入門檻,無監管標准,消防、食品安全等問題根本通不過,何來安全?”王芳說,讓一名成年人接送十幾名小學生,本身就是個“危險動作”,經常超載的接送車更是讓人心驚肉跳。

不僅如此,社會機構“晚托班”的收費還十分昂貴。“晚托班每個月的管理費在1200至3000元不等,輔導一門課數百元的費用還要另行計算,對不少家長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王芳憂心忡忡地說。

對於社會上的托管機構,家長們也有著自己的顧慮。“一是要看價格收費是否能接受。另外,如果真要送孩子去托管機構,我們也必須要去考察一下老師的資質,安全設施、飯菜質量等,因為這些都是家長最關心的。”杭州的家長王先生道出了自己的擔憂。

在每年召開的杭州市“兩會”上,經常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呼吁政府監管兜底開辦“校內晚托班”,最好學校都能推出公益性的“晚托班”。

2.面對“三點半難題”杭州兩個區率先破題解困

一方面是國家提倡減負,讓學生早放學,另一方面,學校和家長又面臨著種種落實難題,矛盾究竟當如何解決?杭州市濱江區和余杭區去年率先推出的教育新政,讓千難萬難的由政府主導的免費課后服務成為現實。

從去年11月20日開始,濱江區推出免費課后服務,從下午三點半一直到五點。這項服務首先在濱江區聞濤小學、東冠小學等4所小學1至3年級中試點推行。2018年新學期,該政策在全區14所小學的1至3年級全面推開,共惠及2251名學生,佔1至3年級學生數的20.5%。

“濱江區課后服務不向家長收取任何費用,服務產生的費用由政府財政補貼。”區教育局副局長來江飛告訴記者,這項服務面向的是確有接送困難的家庭,而不是所有學生。

據東冠小學校長傅力行介紹,課后托管服務開始前,學校提前做過一次放學情況問卷調查,各個班級也召開了家長會,向家長說明情況。隨后,下班時間較遲、不方便接孩子的雙職工家庭向學校提交申請報告,老師在核實以后,確定參加課后托管的同學名單。學校課后托管可以接納的學生數大約為1至3年級學生總數的40%,而提交申請報告的家庭也差不多佔比40%。

從上學期開始,杭州市余杭區開始了放學后托管服務,覆蓋全區77所小學1至3年級、122所幼兒園,在校托管學生近4萬人。小學每天托管時間為下午放學至五點(夏令時延至五點半),幼兒園托管時間到五點半(夏令時延至六點)。如果家長是雙職工,存在下午放學后無法按時接孩子回家的實際困難,可向學校提出書面申請,由學校審核,簽訂托管協議。

“我們倡導‘教師加班兩小時,家長放心接孩子’,通過托管學生,管理好學生,消除家長‘三點半’困擾。”余杭區教育局副局長周寶陽說,“托管不收費、不上課、不集中輔導、不加重學生課業負擔,需要的費用由區財政給予保障,深受家長們歡迎。”

那麼,課后服務會增加老師的額外負擔嗎?濱江區在堅持以學校教師為主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和團委、婦聯、社區等單位的聯系,增加志願者等群體的參與,學校、社會、家庭三方合力,為有接送困難的學生提供服務。余杭區晚托班的方案由學校自行制定,管理人員以教本校教職工為主體,同時也邀請社會熱心人士、社區志願者、有條件的家長參加。開設晚托班的學校,每天都會有一名教師為孩子進行全科作業輔導。因為晚托班不收費,老師們也是義務加班,沒有額外報酬。從上學期的情況來看,每個老師一學期會輪到2至5天,負擔並不重。

3.民生領域無小事 學后托管應成為“頂層設計”

除杭州之外,近年來,我國其他地區也在積極探索相關的服務政策。目前93%以上的上海公辦小學都為確有需求的學生開設了晚托服務,包括“快樂30分”拓展活動和校內看護兩項內容。福建的部分地區則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鼓勵有資質的社會機構提供普惠性、有保障的學生課后服務。一些有規模、較規范的托管機構也可以參與到中小學課后服務體系建設中去。

“各地的探索為晚托班的機制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鑒。民生領域無小事。政府部門拍板,把接送困難家庭的免費晚托班辦起來,看似是一件民生小事,實際是社會管理人性化的進一步延伸。”浙江社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楊建華說,學后托管應成為一項“頂層設計”,既有政府兜底,又有立法保障,逐步形成學校、社會共同參與,協調發展的中小學生課后服務體系。

“不上基礎性文化課、不按行政班集中輔導、不加重學生課業負擔”,這是杭州此次推廣“校內晚托班”的特色。杭州市教育局將對各校開展的課后服務工作進行常態化監管,確保托管班運行的有序規范。

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長馬裡鬆在解讀小學生放學后托管服務政策時特別指出,晚托班主要採用自主閱讀、預習、復習、完成作業等方式開展,學校如果有條件,可以開展體育、藝術、科普等活動,但不能上課、不能集中輔導,更不能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

從濱江和余杭兩區試點結果看,各校想方設法安排興趣閱讀、特色體育、實踐體驗、自主作業等方面的服務效果不錯。濱江區各個學校的課后服務不是簡單的看住孩子,而是利好放學后的時間,幫助孩子培養良好學習生活習慣、發展興趣愛好和提升綜合素養。余杭區的每所學校根據校內托管學生的人數和年級分布情況,靈活安排托管活動。小學托管內容以學生自主安排為主,也可組織“社團活動”“陽光體育活動”等﹔幼兒園托管內容以游戲為基本活動。

長期關注學后托管領域的教育界人士張洪偉認為,政府兜底,校方提供托管服務,這本質上是適應社會需求變化的一項改革命題,也是改善民生關切的“關鍵小事”。開辦“校內晚托班”只是一個開始,各地應盡快將學后托管納入合法、合規的制度軌道中。他建議,應加快針對托管行業的立法工作,明確各單位的監管責任。對於參與學后托管機構管理的工作人員,應由行業或政府相關部門組織培訓並授予資質,確保其能夠勝任應對各類突發情況。

(本報記者 陸健)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