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身心健康是“本錢” 如何面對那些壓力

左 婷
2018年08月02日08:3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如何面對那些壓力

劉璇剛到國外時因為沒有朋友而感到孤獨。她認為在情緒不好時,要學會自我調適,把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的心理狀態。圖為劉璇在英國約克肉桂巷哈利波特的取景地。

7月14日下午,一名就讀於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中國留學生,在圖書館內突然昏厥,經搶救無效死亡。學子在國外除了學習,也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那麼,學子具體會面臨哪些方面的壓力,又該如何應對壓力、調整自我呢?

學習壓力大

熬夜現象普遍

絕大多數海外學子都反映,到國外讀書,會有接連不斷的考試、測驗和作業,要拿到A的成績,就要保証在每一次作業和考試中都不能有太大的失誤。“我剛到國外時,除了學習專業課程,還在同時學習語言,每天都有上不完的課,非常累。而且國外的大學會要求學生組成小組,共同完成報告,然后在課堂上發表演講。這就需要在課下花大量的時間准備。因為是和韓國學生合作,而那時我的韓語又不過關,所以每次都壓力很大,生怕自己拖了小組的后腿。”就讀於韓國高麗大學的許致鑫說道。

劉璇就讀於英國德蒙福特大學。她說:“英國的大學很注重專業課程的學習,需要完成很多專業論文,而且時間緊、任務重,往往一篇論文剛交上去就要馬上准備下一篇。學校在論文格式、引用率等方面都有著嚴格的規定,我們經常泡在圖書館查資料、寫論文。”

學子在留學期間會有很多不得不熬的夜。“我經常熬夜,不是在寫論文,就是在准備展示。”劉璇說。

就讀於馬來西亞吉隆坡建設大學的王昊瑜說:“馬來西亞是一個節奏相對較慢的國家,晚上一兩點的時候,學校門口大排檔前還會有很多人,生活很閑適。”熬夜對自身會造成一些不良的影響。“熬夜對我的致命影響就是記憶力明顯下降。以前我的記憶力很好,大人們都夸我是‘聰明寶寶’,現在很多事情轉身就忘了。所以我現在根本不敢熬通宵。”王昊瑜說道。

生活交流有壓力

孤獨沒朋友

學子獨自到國外讀書,許多事情都要依靠自己。初到國外,一時難以適應陌生的環境,容易產生孤獨和失落感。許致鑫說:“留學前我雖然學習了韓語,但是和當地人面對面交流還是會怯場。另外飲食上也不習慣,韓國飯菜多冷多辣、少油少肉。開始有一周左右我都吃不下飯,瘦了很多。”

在國外,學子身邊沒有深交的朋友,加上陌生的語言環境和文化環境,一時難以進入別人的社交圈,容易產生自卑感和被邊緣化的感覺。劉璇分享道:“我剛來到國外,人生地不熟,也沒有交通工具,天天下課后就在屋裡待著,特別難受。那時我也沒有朋友,到了晚上自己偷偷躲在被窩裡哭,覺得很孤獨,特別特別想家。看到同學三三兩兩地結伴走在校園裡,我就會特別羨慕,也很想念國內的朋友們。”

關注身體健康

學會緩解壓力

在外留學,身心健康是本錢。面對學習、生活上的不適應,難免會有很多壓力。劉璇說:“作為普通工薪階層家庭的學生,不想辜負父母的期望,學習任務沒有完成就會在圖書館加班。有時候吃飯也比較簡單,為了省事兒、省時間,常常吃方便面或挂面。”

有調研發現,44.9%的青少年留學生表示,在留學過程中感到孤獨。面對學業、社交等方面出現的問題,不少學子常常陷入煩躁、孤獨、壓抑等情緒中。“自己一個人在國外會有很多的壓力,我情緒不好的時候,通常會哭一場,發泄一下。”劉璇說道。面對壓力,學會自我調適,化解消極情緒是很重要的。許致鑫說:“我在情緒不好的時候會去做運動,運動可以化解郁悶,讓人暢快很多。也可以窩在家裡休息,放鬆一下。”

另外,如果在國外生病,及時就醫很重要。而有的學子會因為醫療費用高而不去醫院。王昊瑜說:“一方面我在國外沒有醫保,醫療費很貴﹔另一方面怕家裡人擔心。所以每次回國都會去醫院做一次全身體檢。父母不強求我們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但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所以,留學在外,想方設法保証自己的身心健康,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人負責。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08月02日 第 09 版)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