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閱讀媽媽”開辦家庭式兒童圖書館

帶著一群“點燈人”天天跟孩子們講故事

2018年07月31日09:41 | 來源:長江日報
小字號

彭志輝老師犧牲節假日走進書店,為廣大青少年做閱讀推廣

時值暑假,老師們終於可以休息一下,可對於武漢市東西湖區吳家山第一小學老師彭志輝來說,忙碌的腳步從未停歇。接受南京、廈門、北京、成都等地公益組織邀請擔任公益導師,指導來自全國的鄉村教師和兒童閱讀種子教師如何引導孩子們愛上閱讀﹔研發編撰兒童閱讀系列課程給一線老師提供教學參考﹔帶領兒童閱讀工作室團隊伙伴到各社區當“點燈人”,組織孩子們開展各類主題閱讀活動……

這位女老師嗜書如命

家有藏書一萬多冊

37歲的彭志輝有著大多數女人的通病,喜歡買、買、買!但,與一般女人不一樣的是,她的書櫃裡總是少一本好書。

“嗜書如命,悅讀成狂!”與彭志輝有過交集的人,曾這麼評價她,說進了她的家如同進了一家圖書館。

去到彭志輝家,隻需一眼你就會被兩個六開門的大書櫃所吸引,一萬多冊藏書各歸其位,淡淡的書香令這個兩居室簡朴中又透著一股高雅。

“沒錯,我就是喜歡買、買、買,看到好書就收不了手,每年花在買書上的投入差不多上萬元。”彭志輝說,她小時候生活在農村,條件特別艱苦,不說課外書了,就連教材都未必人手一本,那種渴盼讀好書卻沒書可讀的經歷刻骨銘心。

鼓志輝說,教育女兒的過程中,她有了深刻體會:閱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愛上閱讀的孩子相當於給她裝上了一台學習發動機。於是,她有了一個在許多人看來純屬“瞎折騰”的念頭。

主動到新城區當“閱讀媽媽”

3000多家長都是她的鐵杆粉絲

2014年,曾在湖南長沙中心城區一所優質小學從事語文教學14年的彭志輝,因丈夫的工作需要隨其來到武漢,她放棄了前往中心城區學校任教的機會,主動要求到地處新城區的吳家山第一小學當老師。吸引她的不是高薪厚酬,而是一個特殊的頭銜:專職兒童閱讀推廣教師。

“專職兒童閱讀推廣教師是個什麼崗位,估計就是個臨時工吧”。初到學校,這個特殊的頭銜令彭志輝備受冷落。由於該校的學生大部分為轄區內各農場上來的孩子,學好課本知識考出好成績是絕大多數家長最大的期望,要孩子們把“刷題”的時間用來讀與升學考試不相干的課外書,一些家長對於彭志輝提出的閱讀思想開始有些抵觸。

“愛折騰”的彭志輝並不氣餒,在半個月裡,面向老師和家長做了8場專題講座,主題是閱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引導孩子“悅讀”。幾場講座下來,彭志輝驚喜地發現,自己有“粉絲”了,一些家長主動找她開書單,並發起“眾籌”在校園裡辦起了圖書角。

在學校的支持下,彭志輝趁熱打鐵,將每周二下午第二節課,定為“爸爸媽媽進課堂”時間,她會事先挑選“故事爸爸”和“故事媽媽”,分享和孩子一起讀書的體會,並鼓勵孩子一起上台講。

家長黎新敏至今還記得自己兩年前第一次登台當“故事媽媽”的情景。她說,雙胞胎女兒上學以前都很害羞,第一次跟著她上台講故事緊張到不敢挪步。雖然她自己心裡也沒底,可想到不能“掉底子”,她還是拉著女兒一起上了台,她們講的故事贏得掌聲一片。從那以后,女兒們越發喜歡閱讀,還總是鼓動她去當“故事媽媽”。

為了便於和家長交流,彭志輝運用QQ和微信平台,創建了3個線上總計3000多人的親子閱讀交流群,裡面既有吳家山一小的家長,也有來自其他市區乃至全國的家長。每天,彭志輝都會在群內分享閱讀理念和方法、推薦好書、給孩子們誦讀詩文、講述故事,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閱讀媽媽”。

創建武漢首個兒童閱讀工作室

帶領“點燈人”給孩子們天天講故事

2016年4月,已是全國知名兒童閱讀推廣人的彭志輝獲評“閱讀改變中國‘全國十佳年度點燈人’”。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同年,“彭志輝兒童閱讀工作室”正式挂牌,也是武漢市第一個教師兒童閱讀推廣工作室。她的周圍聚集了一群“點燈人”。

每天清晨,彭志輝和其他“點燈人”,通過喜馬拉雅專業音頻分享平台叫醒孩子們的耳朵,一年多來,大家接力播了500余集節目,近5萬孩子收聽。

為了給更多孩子提供“悅讀”的環境,彭志輝歷經一年的籌備,自費打造“家庭式”兒童圖書館。

2017年7月,這家位於硚口學苑社區翰林瓏城的圖書館,免費向社區孩子們和家長們開放。

2018年元月,為了給孩子們創設更加舒適的閱讀空間,兒童圖書館搬遷至位於金銀湖濕地公園附近的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二樓,孩子們不僅可以免費閱讀,還有了更大的活動場所。

為了方便更多孩子能參與到閱讀課程中來,彭志輝還利用周末、假期休息時間組織策劃各類親子閱讀活動。(記者向潔 通訊員樂朝暉)

(責編:楊婷(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