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本網原創

改革開放四十年 聽小崗村的聲音

2018年07月29日17:10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位於安徽鳳陽縣小崗村的大包干紀念館裡有這樣一句引人注目的話:“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來不拐彎﹔保証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1978年12月的一個寒夜,小崗村十八戶人家簽訂了“秘密協議”,按下了紅手印,搞起了大包干,小崗村的名字以石破天驚的姿態出現在中國滔滔的歷史長河中,他們喊出的聲音喚醒了中國農村改革。

1978年小崗村十八戶村民簽訂“生死狀”(攝影:北京工商大學宋佳霖)

“你站我也站,工分照樣算”

這是小崗村在人民公社舊體制下的“大呼隆”,1958年小崗加入人民公社。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生產經營方式,嚴重挫傷了社員的生產積極性。那時候安徽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為了不再挨餓、不再討飯,18位庄稼漢將家人“托孤”,把分田到組“秘密”改為分田到戶,搞“大包干”。18個鮮紅的手印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

“要吃米,找萬裡”

這是曾在安徽流傳的一句民謠。1977年6月,萬裡調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來到安徽后,萬裡走訪鄉村,實地了解農民的生活狀況,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小崗村率先實行農業“大包干”,此舉得到了萬裡的支持和推廣。鄧小平曾說,中國的改革始於農村,農村的改革始於安徽,萬裡是有功的。萬裡因此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先鋒和闖將。

大包干紀念館萬裡展板(攝影:北京大學張銘益)

“一夜跨過溫飽線,30年未過富裕坎”

八九十年代,中國農村的土地、勞動力、資金和技術等四大發展要素向城市“淨流出”,許多農村地區發展緩慢,保持傳統農業勞作模式的小崗村也給外界形成了“一夜跨過溫飽線,30年未過富裕坎”的印象。2004年2月,安徽省委選派財政廳干部沈浩到小崗村擔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這個“省城人”的到來扭轉了這一切。沈浩經過多次與村“兩委”成員、“大包干”帶頭人談心,以及組織干部群眾到華西、大寨學習,沈浩迅速理清了發展思路,“敢想敢干”的小崗村人確定了“發展現代農業、開發旅游業、招商引資辦工業”三步走的發展思路。

沈浩同志先進事跡陳列館中展品(攝影:北京體育大學祝丹文)

“一半多在外打工的村民都回來了”

“一半多在外打工的村民都回來了,如今小崗村能提供就業崗位,誰不想老婆孩子熱炕頭。”這是當年大包干的領頭人嚴金昌老人所說的話。幾年間,小崗村進入了發展快車道:大學生進村創業,發展雙孢菇生產﹔土地流轉起來,鋪開了4300畝高標准農業示范田、葡萄種植園﹔建起了大包干紀念館、當年農家等紅色景點﹔一半以上村民辦起農家樂,平均兩家一個超市﹔GLG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園落戶……小崗村的故事遠沒有結束,它依舊以欣欣向榮的面貌向前走著。

改革開放四十年,小崗村從未停止過腳步。它的聲音傳遍神州大地,在這片廣袤的中國大地上,正在上演著千千萬萬個“小崗村故事”。(北京體育大學 祝丹文)

(責編:劉丹(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