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記者手記:走進書本裡的小崗村
1978年一個冬夜,在安徽鳳陽縣小崗村一間低矮破舊的茅草屋裡,18個衣衫襤褸的村民就著昏黃的油燈,醞釀著一件“可能會坐牢”的“驚天大事”。每個人摁下紅手印,共同起誓,瞞上不瞞下,瞞外不瞞內,把田地分到各家,搞起了包產到戶。
7月29日,首都大學生記者團成員們來到了小崗村,來到這個最先實行包產到戶的地方。採訪了當年包產到戶的帶頭人之一——嚴金昌。
從書本上了解到的小崗村,是一個從極度落后的“吃糧靠返銷、用錢靠救濟、生產靠貸款”到逐步發展繁榮的村庄。然而紙上得來終覺淺,我迫不及待的想要聽一聽這位經歷過改革開放全過程的老人講一講當年在小崗村發生的故事。
沒實行包產到戶,小崗村有“三愁”——愁吃,愁穿,愁住。“我們是農民,不是我們不會種地,主要是不服氣”,嚴老的話讓我深深觸動。靠天吃飯,每逢秋日大旱,農民一年的辛勤勞作就會變為泡影。當年,人們想打想干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科技水平有限,土地也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因此,村裡人希望可以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來讓每一個人都吃飽飯。
村民們都“豁出去了”,嚴老這樣說道。
此時的我能想象,他們經歷了多少個無法入眠的深夜,面對的是如何惶恐與不安的未來。
盡管村民們瞞上不瞞下,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包產到戶的事情被領導們一級一級地向上反映至中央。鄧小平同志立刻開會討論,肯定了小崗村大包干的舉措。“沒有鄧小平,我們這件事也就干不成了”,嚴老激動的說道。
時至今日,秉承著堅忍不拔、銳意進取的精神,小崗村溫飽早已不是問題,家家戶戶住上了小洋樓,整村都煥然一新。便民的基礎設施,利民的企業學校讓小崗村實現了巨大的飛躍。
參觀完小崗村,我深刻地認識到改革開放對我國的影響,吃飽飯已經不足以體現它的意義了。“農村城市化,一切都變好了。”看到小崗村一條條寬敞的馬路,一棟棟整齊的樓房,小崗村村民的臉上洋溢的自信的笑容,我也為自己的祖國感到自豪。
沒有親口聽到當事人的話之前,我的認識是空洞的,無法體會到的。為了讓家人吃飽飯,承擔著可能坐牢甚至殺頭的危險摁下手印,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從嚴老的語氣中和神情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銳意進取,敢想敢做是小崗村留給我們重要的精神財富,我們身處變革時代,仍然要繼承發揚小崗精神,在未來的道路中,讓我們能夠克服困難,一往無前。(清華大學 李欣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