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小崗村:把改革創新作為發展底色

2018年07月29日19:02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安徽鳳陽小崗村大包干紀念館入門的電子屏上,是一紙按著紅手印的“生死狀”。

“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日后能干,每戶保証完成每戶的全年上交和公糧。”那時候這十八個飯都吃不起的農民還不知道,自己按下手印的這張紙,為中國的鄉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他們“當年貼著身家性命干的事,變成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成為中國改革的標志。”

大包干紀念館正門(攝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劉熙澄)

40年前,小崗村共有20戶人家,共115人,適種耕地隻有300畝,人均年口糧幾十斤,村裡的兩戶單身漢甚至靠外出乞討為生。就是這樣一群連飯都吃不飽的農民,冒著豁出命去的風險把土地“分田到戶”,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

實行大包干的第一年,小崗村的糧食總產量達到了13.3萬斤,油料總產3.5萬斤,人均收入是1978年的400倍。在那個糧食極度匱乏的年代,黨中央從這場史無前例的改革中看到了走向富裕的希望,這一制度逐漸推廣到全國。“敢闖敢干敢為天下先”的小崗精神也被國人所熟知。

40年后,小崗村通過增強土地流轉、適當的規模化種植以及優質農業的發展等舉措,准備開啟一場全新的農村改革。

在村委會辦公室,小崗村團委書記楊偉告訴我們,他們目前正在探索一種“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齊頭並進,重點做強第一產業”的農村經濟發展模式。“小崗村主要還是一種‘農業到旅游業到招商’的三步走戰略”,當年“大包干”的帶頭人之一嚴金昌如是說。

依托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小崗村發展稻田養鴨、稻田養蝦的綠色農業,上海農展會上,定價68元一斤的小崗綠色大米供不應求﹔開拓以“愛國教育”和“觀光農業”為主題的現代化鄉村旅游﹔借助淘寶、微店等互聯網途徑促進特色農產品外銷﹔聯合農業擔保公司和中國農業銀行為創業者提供信貸等資金支持……多種多樣的改革舉措既為小崗村的發展帶來了改觀,也為中國農村改革創新總結了經驗。

楊偉說,“自從十九大鄉村振興這個戰略提出以后,我們都有一種‘好事要來了’的感覺,很振奮。村子裡的變化你們可能感觸不深,因為我們都沒有經歷過那個集體經濟的時代,但是真的有坐著輪椅的老人看到小崗村的變化時他會哭出來。”

“小崗村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看了讓人感慨萬千。”從1978年的“大包干”到今天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無論40年前還是40年后,小崗村作為“中國改革的第一村”所代表的一直是一種敢於創新、追求發展的精神。(北京化工大學 劉笑宇)

(責編:李依環 (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