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崗村:探索觀光農業 產業融合尋致富路
七月的熱風拂過安徽鳳陽小崗村的改革大道,帶來農家土菜館的陣陣香氣。自2009年被國家批准為4A級景區,旅游經濟在這裡不斷升溫。小崗村村委會也因利導勢,農家樂、採摘園紛紛建起來,觀光農業穩步發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成為走上致富路的新方向。
1978年,小崗村因帶頭搞大包干而一夜跨過溫飽線,“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小崗精神不斷傳揚。今天的小崗村相較於40年前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7年鳳陽縣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9794元,而早在2015年小崗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已達到14700元。小崗村早已不復當初的貧困,村民人均收入甚至可以位列全國中上水平。
但是,小崗村並非農村改革中的 “優等生”,其經濟成績單在中國十大名村中並不突出。小崗村的發展瓶頸其實也是中國廣大農村改革困境的縮影:當農村實現了脫貧、溫飽、初步富裕等目標后,如何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
第一產業一直是農村經濟的支柱,但服務業也隨著鄉村旅游接受度的不斷提升而逐漸成為農村經濟的另一大來源。借著國家三農政策、農村土地流轉以及“互聯網+農業”模式的東風,小崗村也在嘗試將第一產業、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融合發展,例如打造現代化、規模化觀光農業,振興農村旅游等,摸石頭過河以尋致富路。
借由省農業擔保公司解決資金問題,村裡為家庭農場、種糧大戶、養殖大戶、涉農企業背書貸款,讓藍莓、櫻桃、草莓、葡萄有了大規模種植的可能,這讓土地流轉真正地造福了小崗村的村民。在農業適當規模化種植的基礎上,小崗村還積極推動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的融合,借助互聯網發展現代化觀光農業。
小崗村的團委書記楊偉就經營著自己的奶油草莓採摘園,每年春天都通過網店和微信朋友圈進行宣傳,用高質量的農產品吸引游客進行觀光、採摘。“我把產品做好了,游客樂意來,也為咱小崗村立起觀光旅游的口碑﹔小崗村努力發展觀光農業,給我的採摘園招徠顧客,也給我增加了收入,這是互利的事情。” 因為深知旅游業與農業的結合能讓村民的錢包鼓起來,助力小崗村經濟增收,楊偉的心裡很敞亮,也對未來充滿信心。
除了採摘園,小崗村村裡的改革大道上店鋪類型的變化也是觀光農業的產物。來自滁州市明光縣的陳鵬飛五年前也來過小崗村,但隻在大包干紀念館逛了一陣連飯也沒吃就走了。但這次來,他明顯感覺到了不一樣:“以前隻有個紀念館孤零零的,但如今特色菜館還有土特產店變多了。” 隨著鄉村旅游的興起,一家家土菜館、農家樂、特產店在小崗村如雨后春筍般興建,給游客提供更全面的旅游服務外,也給了本村農產品更廣的銷售途徑,為農民在本村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
“圍繞政策,圍繞著老百姓,摸索著改。”村團委書記楊偉談起農村改革如何吸引人、留住人,也有不少現實考慮:“村委在2018年初制定了屬於小崗村的鄉村振興計劃,把省市縣傳達下來的精神轉化成具體可行的方案。”
在農村改革上不斷探索,不論是產業融合還是發展觀光農業,小崗村都願為全國的農村改革總結經驗,貢獻自己的“小崗智慧”。秉承著“大包干精神”再出發,小崗村將繼續深耕在中國農村改革的熱土上。(國際關系學院 藍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