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國內的英語學習標准,已由應試向實用轉變

學子提高口語能力要加油

李曉奇
2018年07月26日08:3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學子提高口語能力要加油

  詹飛菲認為,語言障礙是所有留學生都會遇到的問題,而學習語言沒有捷徑可走,隻能多說多練。她建議學子應走出課本和考試,多跟周圍人交流,了解真實語言環境下英語是如何使用的。圖為今年4月,她在希臘聖托裡尼旅游。

  陳繹因從15歲起就在美國讀書,也曾遇到過很多口語問題。通過努力,如今的她能像當地學生一樣在課堂報告中侃侃而談。圖為她在畢業典禮當天。也是在同一天,她決定學成回國,在國內一家企業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

  揣著錄取通知書、抵達留學目的地后,一些學子立馬會遇到“口語問題”,就是不能流利地使用外語。據相關研究顯示,口語部分仍是中國學生在外語考試中的弱項。很多學生的外語考試成績雖然達到了海外學校的錄取線,但口語能力仍有欠缺。

  近日,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的《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正式開始實施,其更注重考查學子在“說”和“譯”方面的能力。

  學習初期:

  聽不懂、出錯是正常現象

  學子在剛到國外時,普遍面臨的語言問題就是“聽不懂”當地人說話。對此,很多學子會產生疑問,“他們說的怎麼跟我在課堂上學的不一樣”?“為什麼他說的單詞我全都聽見了,但就是不懂什麼意思呢”?

  “一開始我也存在聽不懂當地人說話的問題。”梁韻笛就讀於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她說,“美國是一個文化多元的國家,在點餐的時候,菜單上有很多陌生的食物單詞,有時候還會出現西班牙語等其他語言,所以不能完全看懂很正常,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現在。另外,美國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口音,許多人說話並不是標准的英音或美音。與他們交談時,聽著帶口音的英語,再加上心裡緊張,也會存在聽錯甚至聽不懂的問題。我之前在實習時,就把‘安全密碼’聽成了‘護照號碼’。當時對方語速很快,我一緊張就發生了這樣的‘低級錯誤’。”

  詹飛菲就讀於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她結合自身經歷說:“語言障礙是所有留學生都或多或少會遇到的問題。但隨著時間推移,在英語環境中生活久了,一般都能緩解。我認為‘聽不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當地人說話語速較快,好幾個單詞連讀起來很難聽清﹔二是語音語調也會有差別,人在講話時會帶入自己的情感,有時跟教學錄音播放的內容有很大區別﹔三是初到海外,對當地文化不夠了解,對生活中常用的語句不熟悉,所以導致反應時間過長,難以理解談話內容。”

  學習中:課本之余

  要額外補充口語練習

  陳繹因從高中起就在美國讀書,現在就讀於美國東北大學。“我15歲就來美國讀書了。”她說,“課本上學習的內容更強調語法和單詞,生活化的口語內容偏少。語言的學習需要融入相應的語言環境,這些都是課本上學不到的。”

  很多學子覺得課本所學內容有限。語言是有生命的,會隨著時間不斷更新和發展,而課本在更新方面往往是滯后的。詹飛菲說:“語言的實際應用是很靈活的,會有更多變化。但課本內容為了便於理解,通常會將其模式固定化。比如,生活中交流時,一個詞可能有很多種用法,但課本一般隻會給出較常用的一種或幾種。另外,時下的流行詞或當地的俚語,課本中幾乎很少涉及。”

  因此,學子在學習口語時不能局限於課本,還應該在課本之外做拓展練習。梁韻笛說:“我建議多練聽力,畢竟能開口說的前提是能聽懂。國外的電視劇、綜藝節目是不錯的選擇。它們能提供貼近國外真實生活的語言環境,輔助學子適應國外的語音語調。真正的實際應用還是要深入各個生活場景。學子可以多觀察當地人如何聊天、如何尋找話題,以此幫助自己提高口語能力。”

  畢業時:真正做到

  國內國外交流沒有障礙

  按理說在國外學習結束時,應該能夠流利地進行日常口語交流了。

  但是,很多學子在國外生活一段時間回國后,口語能力卻並沒有很大的提高。

  陳繹因說:“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國內的學生因為自己口語不好,就盡量避免說英語。留學期間,他們喜歡扎堆,也沒交到幾個國外的朋友。其實這樣做對自己的進步沒有幫助。既然身在國外,就該抓住機會努力鍛煉、提高自己,嘗試走出舒適圈。大學裡會有很多辯論、做課堂報告的機會。當地的學生往往喜歡臨場發揮、侃侃而談,但我卻要准備很久才能流利地背出想表達的內容。盡管如此,我還是喜歡並且珍惜這些機會。雖然為此付出了很多,但我的口語和其他方面的能力也確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如何達到口語交流沒有障礙?沒什麼捷徑,就是要多說多練。

  詹飛菲也認為應該多與外國同學交流:“我並沒有用任何特殊的方法練習口語。我認為,跟外國同學交流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通過了英語標准化考試並不意味著英語能力就過關了,畢竟考試是面向大多數人的,測試的是平均水平。我建議走出考試和課本,通過跟外國同學、朋友交流去了解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下英語是如何使用的。”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

  更重視“說”英語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已於6月1日起實施。在原有的“聽、讀、寫”等能力外,更強調了“說”和“譯”,這意味著更加注重對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

  英國文化教育協會中國考試業務總監蒂姆·霍德說:“無論哪種語言,應用能力都是學習的首要目標。過去中國的英語學習比較重視語法、語言知識點的學習,造成大部分英語學習者語言基礎知識非常扎實,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並不能與人很好地用英語溝通交流的現象。”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強調語言的應用,將英語學習者和使用者的英語能力從低到高劃分為“基礎、提高和熟練”3個階段,共設9個等級。能力總表包括語言能力總表,聽力理解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組構能力、語用能力、口譯能力和筆譯能力等各項能力總表。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開創性地提供了一把“能力標尺”。在“口頭表達能力總表”中劃分出了9級標准,從“能說出常見事物的名稱”的一級標准到“能就廣泛的話題進行深入的口頭交流,並根據聽眾的社會文化背景,自如、有效地調整表達內容和方式”的九級標准,對各個等級的能力特征進行了全面、詳實、清晰的描述。

  可見,英語學習能力,正日益強調由應試向應用轉變。不能開口的“啞巴英語”現象將逐漸減少。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07月26日 第 09 版)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