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鄧巍巍:南科沃土育科研

2018年07月24日16:04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赴美前,他是清華大學工程學碩士,回國前,他是耶魯大學博士,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副教授並獲得終身教職。如今,他是南方科技大學力學與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博導。

初見時,著舊鞋涌真誠

鄧巍巍教授著裝朴素簡單,橙色襯衫藏在米色西褲裡,腰間別著一條黑色腰帶,十分朴實。坐在首都大學生記者團學生記者對面,傾聽時則眼神堅定,發言時則自信熱情。

他借用“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與記者團成員做了一個關於南科大成長的特別約定,希望在場記者“關注南方科技大學發展五十年”。毅然放棄美國的終身教職回到祖國、來到南科大的理由,並不是一時沖動,而是出於一份責任,一份熱衷。

南方科技大學的使命是做中國可持續創新的典范,也是鄧巍巍安心科研、更進一步的淨土。“記者察覺尖銳問題,科研工作者挑戰領域難題,兩種職業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我們要共同努力。”語言風趣,又激人奮進,師生們不禁露出微笑,感嘆於鄧教授的睿智與決心。

鄧巍巍教授悉心回答大學生記者問題(攝像: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趙鑫虎)

再接觸,談科研見熱忱 

鄧巍巍用六年努力換得的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終身教職,舍棄固然不易,但對他而言一定是更好的選擇。

“回到南方科技大學,是因為我能清晰看到它的創新性,預見到它的發展前景,以及對中國的貢獻。”中國源頭創新,深圳之前就遇到了,它是活樣本,有經驗。改革開放三十年時,依托深圳改革創新的土壤,南方科技大學籌備組建,如今已然成型,備受矚目。

驚訝於鄧教授回到深圳搞科研的經歷,記者團在去往食堂的路上,將他“層層圍住”,追問不停。即使被問及選擇深圳初升的南科大,而不是更為成熟的北大清華等高校的艱澀問題,他仍興趣盎然,介紹深圳的包容品質、南科大的創新優勢。

一個小細節,受到了大學生記者們的盤問。鄧教授腳上穿著的是一雙漏了洞的舊皮鞋,從美國穿回中國。“您為什麼如此簡朴?”“您不在意衣服穿著是為了將全部精力投入到科研事業中嗎?”鄧教授不置可否,微微一笑,“我只是太懶惰了。” 其實答案顯而易見,航空航太人的理想,志在太空品質,何妨一絲一物。

揮別前,攜使命共奮進

坐落於校園內一角的廢舊廠房,是目前正使用的鄧巍巍實驗室。科研投入力度之大,見於一台台精密儀器。鄧巍巍和他的學生們經常出現於此,進行復雜嚴密的實驗。去年,他推薦實驗於此的三名本科學生赴美國耶魯大學交換學習一年,此舉在國內並不多見。

他敢開先河,體現出他對學生科研水平、耶魯大學對鄧巍巍推薦能力的互信,更為可貴的是唯才是舉的品質。鄧巍巍教授在南科大的教育引領,不僅僅是名譽上的貢獻,更體現在他的行動中。

望著南科大正在建設的校園,大沙河水從這裡正以它的速度,流過大學城,流向深圳灣。南科大正於開拓中創新,建立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而奮進著。

鄧教授身上閃爍著的,正是國家教育的改革使命與深圳城市發展期待的雙重需求。致力於此的鄧巍巍,以及更多的科研學術大家,正為改革開放的進程,貢獻著他們如川力量。(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趙鑫虎)

(責編:趙清(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