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向普惠性轉型難在何處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盛德花園社區幼兒園老師給小朋友上課。新華社記者 魯鵬攝
又一個學期結束,江西省贛州市公務員小區幼兒園園長鐘幸蓉卻並不能放鬆。她想的是“即將上漲的房租”和成本核算。
贛州市公務員小區幼兒園是一所提供普惠性服務的民辦幼兒園,已經開辦了20年,每學期學費2000元,伙食費2000元。價格親民,還被評為“市級示范幼兒園”,深受周邊孩子家長歡迎。但是,每年都在上漲的房租讓鐘幸蓉暗暗叫苦。
民辦幼兒園有苦處,公辦的也不輕鬆。廣東省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幼兒園是一所普惠性的公立幼兒園,和民辦幼兒園相比,少了一些成本考驗,但在園長吳冬梅的心中,師資問題是困擾她的一個大難題。“幼兒教師大多是中職高職畢業,以廣東為例,華南師大、廣州大學等高校每年幼教專業畢業的本科生不超過100人,其中一半以上都會選擇繼續深造,真正留在幼兒園的不多。”
2017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意見》,要求到2020年,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要達到80%左右。如今,時間即將過半,幼兒園轉型中遇到哪些困難?普惠性幼兒園時代到來了嗎?記者日前對此進行了探訪。
校園新、玩具好就是好幼兒園嗎
普惠性幼兒園和相對高收費幼兒園作對比,是指公益性、有質量的幼兒園,收費實行政府定價或接受政府指導價,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老百姓生活消費水平而定,是百姓家門口的好幼兒園。普惠性幼兒園在場地設置、辦園規模等方面都有具體規定,生均佔地面積不少於12平方米,小班不超過25人,大班不超過35人。目前,普惠性幼兒園轉型任務完成多少?中國幼教年會秘書長孫綱告訴記者:“大概50%左右,未來兩年是攻堅期。”
從“入園難”“入園貴”過渡到“家門口的放心幼兒園”,要邁過幾道坎?在日前舉行的中國幼教年會上,孫綱講述了目前普惠性幼兒園建設面臨的困難。“至少有三個問題是值得注意的。首先,什麼樣的幼兒園是符合地區特點的幼兒園,這缺少足夠的研究數據和成果支撐。其次,幼兒園課程的實施盡管有地區標准,但是各種國外的、科技的、小學化的理念,沖擊著大部分幼兒園,尤其是民辦幼兒園。最后,很多幼兒園隻重硬件,內涵建設相對欠缺。”
好幼兒園的標准有哪些?孫綱表示,無論是家長還是教育行政部門,對此都有一定誤區。“家長們選擇幼兒園總是第一眼先看到校園環境好不好、玩具新不新、教室好不好,有沒有監控設備、新風設備,師資怎麼樣、課程理念如何都是第二步才會考慮到的。”
“而教育行政部門對師范幼兒園的評估方式也是如此。”孫綱表示,“評估分為三個層面,首先是結構評估,就是硬件條件,如教師比例、玩具、設施等,這個層面是最直觀的,也是最容易得出結論的。其次是過程評估和結果評估,考察的是教學過程以及孩子從入園到畢業期間的成長,這兩個部分是幼兒園軟實力的體現,是最重要的部分,卻相對難以量化。於是,在評估的過程中也容易出現‘第一眼現象’。”
這種“第一眼現象”困擾了一些幼兒園尤其是民辦幼兒園的發展,他們必須努力維持門面。這樣做的后果是無形中增加了成本。
鐘幸蓉毫不諱言,對民辦幼兒園來說,成本問題是個不小的困擾。“除了房租問題,還要想辦法留住好老師。我們幼兒園堅持服務五年以上的老師有20到30人,為了讓老師們開闊視野,也讓他們增強職業自豪感,我們每年都會帶服務五年以上的教師出省學習進修,工作十年以上的教師出國學習,這些都需要成本。一些職業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沒有考教師資格証的資格,我們要出錢讓他們考大專、本科,考教師資格証。”鐘幸蓉告訴記者,“成本步步收緊,但是隻要收支平衡,我就一定會堅持辦下去。”
幼兒教師缺口大,如何“留人”是關鍵
教師缺口大,是困擾幼兒園發展的另一個問題。鐘幸蓉提到的每年為老員工提供出國出省的機會,也是“留人”的一種方式。
隨著幼兒教育受重視程度不斷增強,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告訴記者這樣一個數據,2010年至2016年,幼教行業每年新進教師20萬人,但是很多教師缺少專業培養。
長期研究幼教行業的發展,孫綱有這樣一個統計,如果加上未備案的“黑園”,“有教師資格証的幼兒園教師,總體應不到50%”。
一方面是大量缺人,一方面卻是幼兒教師的流失。“不少人認為,幼教是‘青春飯’,而且幼兒教師待遇普遍不高,職業自豪感和榮譽感不強,有一些幼兒教師為了提高生活質量,還要做一些副業,比如網店等,這樣做更是雪上加霜。”孫綱說。
在談到公辦幼兒園發展的困難時,吳冬梅也表示,人才問題是最揪心的。“公辦園最大的困難是如何打破體制內教師發展的瓶頸,讓更多優質師資專業的學生教育人才能在一線踏實工作,發揮他們的優勢。”
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但是幼兒教師卻長期處於“唱歌、跳舞、看孩子”的刻板印象中。吳冬梅告訴記者:“如何提高幼兒園教師的社會地位,打造家長認可、社會支持的良好教育生態環境是當前的重要課題。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礎教育的基礎,雖然明確列入到了教育法中,但是並沒有在社會中得到廣泛認同,這是幼兒園面臨的種種困境的根源所在。”
吳冬梅同時表示,近年來,從政策層面,國家對學前教育的重視是空前的。無論是“學前教育國十條”,還是《學前教育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都為幼兒園的發展打破了很多壁壘。“特別是在全國層層落實的三年行動計劃中,不僅明確了責任主體、制定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完善了督導檢查問責機制等,還從很多層面上,確保了公辦園、民辦園的規范辦園和健康發展,在提升教師的實習待遇、加強教師培訓等方面給予了政策的保障。”
普惠性幼兒園建設如何才能越走越順
儲朝暉表示,在普惠性幼兒園建設中,一些地方還曾經出現過一些誤區,“比如認為民辦園應該是普惠的主體,公辦園應該集中力量建成優質園等等。這樣做的后果是民辦園的審批更嚴了,還進一步加劇了公辦園的入園難度,甚至出現了一些不正常的現象。近來,我們曾接到群眾投訴,江西上饒機關事務管理局新辦了一個幼兒園,主要針對市直機關公務員子女,有空額的情況下才面向社會招生。這樣的普惠園之路可以說是走偏了。”
在接下來的任務時間,如何讓普惠性幼兒園建設之路越走越順?儲朝暉認為,應該從源頭理順,比如財政經費的投入上。“目前,公辦園、民辦園在財政經費投入的通道上是打開的,但並不通暢,尤其是民辦園,要求條款太多,有的民辦園表示,拿到一筆經費反倒套住了自己。在我國很多地區,民辦園的數量遠遠多於公辦園,他們得到的總體經費不夠。”
儲朝暉說,香港的方式是按兒童的人數發放經費,他們選擇去哪所幼兒園,這筆經費就跟到哪裡。“類似教育券的做法,這樣能打通壁壘,更有利於幼兒園自身發展,我們目前的做法還是經費直接撥到幼兒園,束縛相對較多。我覺得教育券的方式值得借鑒。”
在幼教從業人員看來,加強教師培訓也是必要步驟之一。參加完中國幼教年會,鐘幸蓉把專家意見和座談交流都刻成光盤,帶回去讓老師們學習。
吳冬梅認為,公辦園,特別是等級幼兒園應該成為區域內學前教育事業的領頭羊和排頭兵。“至少要發揮三個作用,首先要持續提升自身的辦園水平發揮示范和標杆的作用。其次要通過高質量的教育水平和積極的教育口碑,向家長向社會進行正面宣傳,引領家長教育觀念的提升、對幼兒教育的認同,為區域內幼兒園發展營造積極的生態環境。最后要為區域內普惠性幼兒園的建設發展提供師資培訓,甚至是手把手地指導。我們幼兒園是區域內的省一級幼兒園,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特別是我們通過‘廣東省名園長工作室’的平台,打造了很多名園長和名教師,帶動了一個片區的骨干教師的成長。”
“我相信,普惠性幼兒園建設未來之路一定會越走越順。”孫綱對此很有信心。(記者 姚曉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