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畢業季“最后一課”
華北電力大學校長楊勇平寄語畢業生:傳承華電精神,勇做時代新人

各位老師、各位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盛夏的校園,草木蔥郁、鮮花絢爛。在這繽紛多彩的六月天,我們隆重舉行華北電力大學2018屆畢業典禮,共同慶祝2018屆畢業生圓滿完成學業,開啟新的人生旅程。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學校、代表周堅書記向同學們致以熱烈的祝賀!向為同學們成長成才傾注心血和汗水的老師們、家長們致以崇高敬意和誠摯感謝!
四年前,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同學們懷抱夢想,選擇華電開啟了人生最美好年華的新征程。四年時間裡,我們共同學習生活、探索真知,我們一起追求理想、放飛夢想,我們相互友愛關心、崇德向善,我們彼此激勵奮斗、砥礪前行。不經意間,時光流淌、歲月飛逝,來到了畢業季。回顧同學們在學校的這幾年,很多同學在創行“世界杯”“挑戰杯”、全國數學建模競賽、節能減排大賽及其他學科競賽、社會實踐、文體活動、社團組織等不同領域的高水平賽事中,代表學校取得了優異成績,時間見証了你們的成長,成績見証了我們共同的努力。
四年來,我們在校園裡也一起見証了祖國取得的一系列開創性、歷史性成就,一起跨越“十二五”邁入了“十三五”,一起走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四年來,我們在校園裡一起分享學校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的、突破性成績,學校第二次黨代會描繪出了學校發展的新藍圖,教育教學思想大討論廓清了學校的辦學思路,獲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因為你們,華電的天空格外璀璨閃亮﹔因為你們,華電的社會聲譽不斷提升﹔因為你們,華電精神得以賡續光大。謝謝你們!
今天,你們即將踏上新征途,迎向一個充滿希冀的新時代。這個新時代,“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代,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關鍵時代。廣大青年既擁有廣闊發展空間,也承載著偉大使命。”在你們即將翻開人生新篇章的重要時刻,我作為你們的學長、師長、校長,我想借這個機會,再次和同學們回顧華電精神,不為務虛、不為說教,隻想把責任化為囑托,與大家同行共勉。
一是堅持自強不息、玉汝於成的奮斗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既是中華文明的精髓,也是中國文化有別於其他文化的核心所在。幾千年來,中華文明得以延續發展,依賴的正是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華北電力大學從1958年建校伊始,歷經校址搬遷、體制變更等艱難曲折,但幾代華電人篳路藍縷、百折不撓、艱苦奮斗,堅持自強不息、玉汝於成的奮斗精神,走出了一條在曲折中前進、在困境中崛起的自強之路。經歷了一甲子的堅守、奮斗、求索,學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已經成為具有鮮明特色、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理想的人生在奮斗中得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說的:“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你們的學姐,94級的羅靜同學——一位讓華北電力大學校旗飄揚在珠峰的杰出校友,中國首位完成13座8000+米高峰的女性登山家。2018年4月,她前往西藏攀登第14座8000米+高峰——希夏邦馬峰,全世界14座8000米以上山峰,她隻差這一座還沒有登頂。用她的話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8000米,如何讓自己堅持下去,在每條自己選擇的路上堅持到最后,這就是成功”。另一位你們的學姐,保定校區經管學院2011級“輪椅女孩”史怡杰,少年時的她因疾病導致胸部以下高位截癱,從此隻能靠輪椅代步。然而大學4年,她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取得兩項實用新型專利,多次被評為自強自立先進個人,並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15年被評為十大“感動河北年度人物”。她對自己說“生活不能等待別人去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斗”,憑著頑強的毅力、不懈的努力,她拿到了3所排名世界前百名大學的錄取通知,並最終前往英國南安普頓大學進行碩士研究生學習,實現了自己的國外求學夢。
二是堅持團結奮進、兼容並蓄的高尚品質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這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生動實踐。華北電力大學60年來的跨越式發展,也是發揚團結奮進、兼容並蓄的精神品質的有力例証。學校歷屆領導班子同心同德、務實創新,師生員工團結和諧、銳意進取,全體華電人不計名利、勇於奉獻。正是一代代華電人發揚兼容並蓄的高尚品質,凝心聚力,學校才能成為時代的“電力黃埔”。
我校的年輕校友陳科楓,2017年畢業於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現在擔任北京市穿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CEO,4月份中央電視台“經濟半小時”欄目對他進行了專門的報道。他在校期間任Hunters實驗室等多個協會和創業項目負責人。畢業后,他和團隊創立了北京市穿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其創業項目“空中全息成像板與AR頭顯”已逐步走上正軌,發展前景非常廣闊。他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說,是華電的廣闊平台、老師的包容和學弟學妹的幫助成就了今日的自己。
同學們,成功沒有捷徑,隻有團結奮進、兼容並蓄,人生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寬,美好的夢想才能變為現實。希望同學們在新的人生旅途中學會“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圍繞共同目標,畫出最大同心圓,匯聚最強正能量,實現最美人生夢想。
三是堅持愛崗敬業、腳踏實地的良好作風
踏實、敬業的態度是事業成功的保障。李大釗曾激勵青年,“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做,不弛於空想,不騖於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踏實的功夫。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作事,則功業可就。”今天的華電,之所以能成為歷史上最好的華電,憑的就是歷代華電人的愛校如家、腳踏實地和默默奉獻。這其中,有老一輩的華電人長年累月啃著饅頭泡在國家圖書館為教學查找資料﹔有老先生為學校建設頭部重傷,但為不耽誤授課,幾度昏迷卻毅然重返課堂﹔有老教授為解決設備技術問題,僅帶著一個研究生扎進實驗室專心致志,每天要做幾百次試驗,前后做了近千次試驗……有新一代的華電人俯身講台,嘔心教學、知心育人,一站三十余載,被同學們稱為“寶貝教授”﹔有的獻身科研、勇攀高峰,為國家急需的科研問題竭誠獻智,同時甘為人梯廣育英才﹔有的在管理服務崗位,精進業務,以校為家,在鍋爐房度過了14個除夕夜……正是有這些可敬可欽的華電人在各自崗位上默默奉獻,才筑牢了華電騰飛的基石。
在崗就要愛崗,愛崗就要敬業。習近平總書記勉勵青年,“每一項事業,不論大小,都是靠腳踏實地、一點一滴干出來的。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這是永恆的道理。希望同學們敬事而信,敬業樂群,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珍惜青春年華,與祖國同行,同時代共振,將遠大抱負落地到平日的“小目標”中,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以優異的成績向祖國和人民交出滿意答卷,書寫烙有“華電”印記的新時代愛崗敬業新篇章。
四是堅持追求卓越、成就輝煌的崇高境界
追求卓越是華電人堅定的理想信念,正是憑著這種精神境界,無論校內的老師、學生,還是遍布在各行各業的華電校友,都在各自的崗位中做出了很多不平凡的業績,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華電精神。我校楊奇遜院士留學回國后,白手起家,研發微機保護裝置,經過矢志不渝的努力,使得我國繼電保護技術一直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全部微機保護裝備實現了國產化,是電力裝備中唯一沒有國外進口產品的領域。我們的老校長劉吉臻院士長期致力於發電廠自動化技術研究,帶領團隊攻克了行業發展面臨的多項關鍵技術難題,取得了具有開創性、系統性的研究成果。2004年研發成功我國第一套火電廠廠級監控信息系統,2011年主持研發成功我國最大容量1000MW超臨界機組自動化成套控制系統,2013年研發成功世界首台60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機組自動化控制系統。我們還有很多這樣的校友,如南瑞繼保的沈國榮院士,航天集團飛船副總設計師張慶君校友,都是秉承追求卓越的華電精神鑄就了他們今日的輝煌。
同學們都對蘋果產品很熟悉,讀過喬布斯傳后,我們羨慕的不是他創立蘋果公司帶來的成功和財富,羨慕的是他那永無止境的創造力、追求完美的極致精神和改變世界的自信心。喬布斯說:即使看不見的地方,也要做到最好。這就是追求卓越、成就輝煌的崇高境界。我們不一定能成為喬布斯,但是我們應該保有追求卓越、成就輝煌的精神境界,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創造有滋有味的生活,讓自己的人生無怨無悔,讓優秀成為習慣,讓卓越成為常態。
同學們,回顧華北電力大學六十年的辦學歷程,其實就是一部自強不息、團結奮進的創業史,是一部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的改革史,是一部攻堅克難、追求卓越的拼搏史。華電人在60年的奮斗中,秉承“自強不息、團結奮進、愛校敬業、追求卓越”華電精神,無數次跨越坎坷、攻克難關、煥發生機,依靠的是華電精神。今天,在你們即將踏出校門之際,希望你們帶著母校的良好祝願,踐行六十年積澱的華電精神,滿載大學四年掌握的過硬本領,肩負時代新人的責任擔當,以飽滿的熱情自信地投身到建設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事業中,讓華電精神伴你們行穩致遠,書寫你們更加燦爛輝煌的人生新篇章!
同學們,金秋十月,學校將迎來建校六十周年華誕。甲子校慶不僅是學校發展史上的裡程碑,更是學校履行新使命、展現新作為的新起點。在此,我誠邀同學們在今年10月28日回到母校,作為華電最年輕的校友,讓我們共襄甲子華誕盛會。
最后祝福同學們前程似錦、工作順利、家庭幸福!
謝謝大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