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重走長征路、青春跟黨走”首都大學生記者團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集體採訪活動

訪革命老戰士鄭先潤——“平凡偉人”的崢嶸歲月

2016年08月24日14:35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八月的遵義,正是避暑的好時節,也是追憶革命歷史、傳承紅色精神的好地方。記者就是在遵義的紅軍山遇到了革命老戰士鄭先潤。初次見面,老人的孫女鄭女士在一旁跟隨,鄭老拄著拐杖,背駝得厲害,腰板卻直得很,滿頭華發兩眼卻是炯炯有神,臉上也始終洋溢著溫和的笑容。一番閑聊后,鄭老答應了記者的採訪,我們找了一塊陰涼地讓老人坐著,由於聽不太懂鄭鄭老的方言,鄭女士站在一旁為我耐心地翻譯。

“爺爺八十五咯,耳朵不好,你的聲音要大些。爺爺說啥子你聽不懂沒得關系,我給你翻譯。”採訪前鄭女士就特地關照我。記者也拿出紙筆,半蹲下身子,扯著嗓子問鄭老問題,鄭老把左耳架著的煙取下、點著,時間就這麼回到了上個世紀。

 

中央民族大學歐迎瑩 攝

青年遇險,死裡逃生

鄭先潤老人出生於1931年,沒讀過什麼書,十三四歲就進了地主家當長工。遵義解放前夕,國民黨在西南方向組織反扑。在貴州各個地區廣抓壯丁,年僅十六歲的鄭先潤在此時就遇到了人生的第一次大危機。“你不知道,國民黨在這抓壯丁凶得很,‘三丁抓一’、‘五丁抓二’,曉得不?”老人向我介紹國民黨的抓壯丁政策,家中三個男丁就抓一個,若有五個則抓兩。當時,老人的哥哥身有殘疾,弟弟個子太矮無法入伍。鄭老被迫入伍,可人人都知道解放浪潮從四面八方席卷而來。“要當就當解放軍,加入國民黨,就是一個死。”鄭老這麼跟我形容當時的輿論。

所幸老人打工的地主家是當地有名的鄉紳,他平時賣力工作,地主家裡出面保住了鄭先潤,這才死裡逃生。當時邊縱印發《告黔北人民書》、《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宣傳政策。鄭老雖然沒有讀過書,卻也識大體,當問到鄭老當時共產黨解放后要做什麼的時候,老人毫不猶豫的告訴我“打土豪,分田地,我們馬上要有自己的土地了。”

 

中央民族大學歐迎瑩 攝

(責編:陳琳(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