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放榜 廣東省前十“出爐” 學霸怎樣煉成的?【4】

莫曉航:和爸爸上同一所大學
擅長科目:各科均衡
愛好:打籃球,讀書
心水志願:清華社科類
莫曉航的父親是清華88級的水利工程專業的畢業生。由於工作繁忙,教育的重任常由母親負擔,母親從幼兒園起就開始每日一篇睡前故事。三年級時,曉航養成了每天讀報讀書的習慣。
莫爸爸笑著說,自己曾對兒子說過,長大要和爸爸上同一所大學,現在目標實現了。莫爸爸從沒有要求過兒子參加任何課外學習班。“孩子從小學習自覺,有目標,一直讓父母放心和自豪。”
葉彤:高冷大氣“不聽老師的”
秘訣:有計劃性、總結
得知自己進入理科全省前十后,執信“淡定姐”葉彤依然不動聲色。“同學們都說她很高冷,無論面對什麼事都顯得大氣淡定。”渴望到清華大學學習金融的葉彤稱,雖然父母去年已為她開好了股票賬戶,但她還是希望等到上大學后學好金融知識再投資。
葉彤坦言,淡定的心態是她的一大“法寶”。平時她的成績大概保持在全年級10~20名,“一模”突然掉到了全年級50多名。但抹干眼淚,葉彤很快調整好心態,分析起考試失手的原因。 班主任謝瑩瑩告訴記者,當時,葉彤交了滿滿兩頁紙的一模總結。“覺得她特別淡定,所以我也很放心。”
而談及第二大法寶,葉彤自信地說是計劃性、執行力都很強。比起其他同學,她的高考目標很明確,所以葉彤既沒有參加大學的自主招生,也不參加各種各樣的競賽。“有的同學看到競賽加分就很心動,也想參加,但葉彤從來都不為所動。”謝瑩瑩說。
為了執行計劃,她甚至連老師布置的作業也會故意“偷工減料”。葉彤笑言,平時老師布置的作業可能會打亂她的計劃,她就有選擇性地完成。
葉彤告訴記者,昨天10時,她還沒查成績,就接到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邀約電話。昨天下午,兩個學校的招生老師對幾乎“寸步不離”,全程陪伴,直到採訪結束,才先后接她前往面談。
肖靜:用嚴格執行計劃減壓
秘訣:專注、計劃性強
全省理科前十感受如何?頗具古典美的肖靜底氣十足:“一點都不意外,高考就是沖著全省前十奔的。”
班主任楊昌說,他對肖靜有兩點印象最深,一是做事情專注﹔二是有著極其強大的執行能力,她有一張計劃表,上面全是滿滿的勾。肖靜說,“我的減壓方法就是嚴格按照計劃,看到一個一個勾,就會有滿滿的充實感,感覺這一天沒白過,對未來也充滿信心,壓力也變小了。”肖靜說,她通過完成計劃,將自己的高三生活調整成了良性循環。
除了成績耀眼,肖靜的多才多藝也讓省實的老師交口稱贊。她精通鋼琴和小提琴,羽毛球也打得不錯。“爸媽從來沒有逼我做或者學我不喜歡的”,肖靜表示,她的父母更注重培養她的學習習慣。“小的時候,媽媽每天晚上8時准時關掉電視,然后拿出一本書,坐在沙發上看。我從小耳濡目染,跟著她一起閱讀。”
![]() |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