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習俗吃“斗米虫” 外來新媳婦被嚇哭(圖)【3】

營養師說
斗米虫可能含有豐富蛋白質
少量食用並不能起到明顯效果
講述人:何主任(台州醫院的副主任營養師)
吃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補充營養的例子並不少見,但像吃斗米虫補身子的說法還是頭一回聽說。不過就我的經驗分析,正如不少人拿黃粉虫或者蠶蛹這類比較少見的食材做菜吃一樣,斗米虫本身應該是蛋白質含量比較豐富的。
就拿我們最常吃的幾樣食物舉例:每百克豬肉裡面,蛋白質含量在15克左右﹔一枚雞蛋,蛋白質含量能達到8克。至於斗米虫,沒有研究過,究竟含有多少蛋白質需要測試過才知道。
盡管含有豐富蛋白質,但畢竟屬於異體蛋白,對一些對蛋白容易過敏的人群,建議最好不要隨意食用。此外,像患有尿毒症、哮喘及腎臟功能不太完全的人群,也應在醫生指導下食用,以免引發病症。
對於坊間傳言的吃斗米虫可以強身健體、清涼解毒、開胃消積等等神奇功效的說法,我個人認為不太可能,應該是心理作用大於實際效果。因為即便是真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你一年就吃幾次,每次吃兩三根,根本沒什麼療效。
延伸報道
各地奇葩端午習俗
①粽子南咸北甜。北方的粽子,以紅棗甜粽為主﹔南方的餡料則更為豐富,豆沙、鮮肉、火腿、蛋黃…… 總之,咸味是主打。北方粽子多為四角或三角,個大頭﹔南方粽子形狀多樣,三角形、火炬形、錐形、方形,小巧玲瓏。
②南方賽龍舟,北方“踏柳”。古時,河北趙縣的端午節,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而發展到現在,端午吟詩的習俗依然存在,只是缺少了到城外宴飲賦詩的雅興。
③河北省:端午節忌打井水,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葚,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葚,可全年不誤食蒼蠅。
④江蘇省: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高郵的端午較為特殊,孩子興挂“鴨蛋絡子”,就是挑好看的鴨蛋裝在彩線結成的絡子中,挂在胸前。
⑤四川省: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上街游行。(記者 陳棟)
(來源:錢江晚報)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