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更多內容 |
本報北京5月15日電 (人民網記者張素玲)近日,幼兒園老師虐童事件曝光,引起了社會關注。為探索事件背后的根源,找到讓幼兒遠離暴力傷害的方法,人民網強國社區“育兒大家談”欄目就此專訪了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雪梅律師和兒童心理專家呂萍。
呂萍認為,暴力傷童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國傳統教育,“棍棒出孝子”觀念的影響﹔另外一個是幼兒園老師心理健康的問題。張雪梅律師認為現有法律在兒童權益保護方面還有一些滯后,沒有有效的干預措施,放任了這樣行為的發生。
在談到如何有效防止此類事件發生,呂萍認為應該從兩個方面出發,一是社會應形成對幼兒、兒童特殊的優先保護意識﹔二是要注重幼兒教師的個人成長,通過心理學方法,去提高幼師心理素質,這是減少虐童事件發生的有效方法。
張雪梅認為應盡快完善保護兒童的相關法律,對虐童行為,現行的刑法隻能用虐待罪來對待,但是規定的主體只是家庭成員,對現在醫療機構、教育機構,包括社會上針對孩子的虐待行為,如果不構成故意傷害的情況,就很難通過法律的途徑去解決。對此,在現有法律還不完善的情況下,她提出可以借鑒國際通行做法:一是應建立強制報告制度,針對兒童的暴力行為,一些相關工作者,如醫生、教師、社區工作人員有義務及時報告。如果不報告,要對報告責任人進行處罰,這可以解決及時發現的問題﹔二是學校應開設防暴力課程。包括老師、兒童甚至是家長都要去學習﹔三是設置學生權益保護委員會,委員會由家長、老師和學生組成,這個委員會將架起家長、老師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
《 人民日報 》( 2014年05月16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