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清末民初有十萬女學生 成了衣飾時尚引領者--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廣州清末民初有十萬女學生 成了衣飾時尚引領者

2013年08月06日07:06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廣州清末民初有十萬女學生 成了衣飾時尚引領者

漸出深閨

  真光書院最早

  隻有六名女生

  數說女學

  1860年到1907年,廣州大約出現了約40所女子教會學校。

  真光書院於1872年創辦,最初隻招到了6名女生。培道女塾於1887年創辦。

  1907 年,廣州共有7 所女學,在全國位居前列。

  至1920年,夏葛女醫學堂已培養出160多名女醫生。

  辛亥革命前后,廣州已有10萬女學生。

  廣州是全國最先浸染歐風美雨的地方,西關小姐也比其他地方的大家閨秀更為幸運,她們更早得到了上學與求知的權利。

  廣州最早出現的新式學校大多隸屬於教會。從1860年到1907年,廣州大約出現了約40所女子教會學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國那夏禮女士於1872年在廣州金利埠(今六二三路)創辦的真光書院,它也是真光書院的前身。還有1887 年,美國女傳教士容懿美女士在五仙門主持創辦的培道女塾。雖然在辦學初期,這兩位女士與“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大眾觀念格格不入,也經歷了第一次招生隻有幾個人報名的尷尬與無奈,但隨著女學漸興,生源慢慢穩定了下來,后來,這些女子中學更成了聞名遐邇的貴族學校,非聰慧而家庭富裕者,很難得入其門。

  教會辦了中學,還要辦大學。1899 年,由美國長老會委派富利醫生在廣州西關逢源西街尾(現龍津西路逢源西街)主持創辦了廣東女醫學堂,1905年改稱夏葛女醫學堂,至1920年,該校培養出了160多名合格的女醫生,這些畢業生的足跡遍布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廣州本土人士興辦女學的風潮,始於戊戌維新前后。著名教育家鄧家驤等人在西關開辦的時敏學堂可謂開路先驅﹔ 1901 年,畢業於夏葛女醫學堂的廣州女子張竹君開辦育賢女學。張竹君聰慧豪爽,是一個極為出色的西關小姐。劉佩箴、杜清池則在西關逢源西街尾創辦廣東女子學堂,后改為坤維女子學堂,即坤維女子師范學校的前身。1906 年,廣州南武學堂因女生增多,在河南(今海珠區)躍龍裡增設南武女學。據統計,1907 年,廣州共有7 所女學,在全國位居前列。

  民國成立后,廣州的女子教育形成了小學、中學到大學的完整體系,其中女子職業教育的表現尤為引人注目。1917 年,私立廣東女子職業學校創辦,初名為廣東女子職業傳授所﹔1922年,廣州市立第一職業學校創辦於西湖路,初名為廣州市立女子縫刺學習所,專招女生﹔1927 年,私立廣東女子體育學校創辦,設體育科和圖工體樂專修科,學業期限為兩年﹔1928 年,省立第一女子中學創辦﹔以仰忠街天馬巷原廣東女子體育學校舊址為校址。

  清末民初,廣州女學之興盛,在全國頗為矚目,據中華教育改進社刊報的統計,女子學生人數逐年遞增,到民國初期,女生已突破10萬之數。1926年后,男女漸漸開始同校,女學遂慢慢成為一個歷史詞匯。

 

(責編:實習生、熊旭)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