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
|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今天的高考和古代的科舉考試都可稱得上是國家的“搶才大戰”。可為什麼流芳百世、被人譽為“詩聖”的杜甫終身都沒考取呢?想想他年輕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勢,難道僅為被奸相李林甫的一次“罷免”而氣餒嗎?
以我個人從現代人有關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分析,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杜甫“生不逢時”。眾所周知,自大禹傳位給兒子后,中國開始了世襲制。在那個“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隻能打洞”的時代,一直延續到魏晉的九品中正制,誰的門第高、誰接班、誰當官,真正是“拼爹”。隋文帝採用科舉考試取代世襲制,這是一種巨大的進步,唐朝便繼承下來。而科舉用人憑的是知識水平,不分貧富,隻要進士及第,國家皆包分配,保証其榮華富貴。而杜甫生於大唐,其祖父杜審言不僅是進士出身,而且做過部級高官。如果杜甫的祖父早出生幾百年,杜甫不用考也能弄個高官做。
其二,杜甫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用今天的話講,他是需要進行“心理干預”的學生。史書上說,古代科舉考試期間,國家和地方政府都積極為考生優化環境。各省官員為了保証考生們按期赴試不誤行程,普遍實行了“應試學生過境,不得為難和阻礙通過”等硬措施,這充分體現了古代社會對應試士子的體恤與關懷。特別是朝廷“非家境貧寒、萬不得已的考生不得私帶貨物”規定的執行走樣(地方官員對考生私帶貨物一般都裝聾作啞,默許其通過),更能說明古代“選拔人才”採取的一系列優惠政策並不見得就比今天的少。再說杜甫還是“老部級高官”的孫子,多少會有一些人脈,被“罷考”的可能性不大。由此推理,杜甫極有可能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差。他平時學習成績再好,但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進了考場也隻能是“茶壺裡的餃子”。
也有人將杜甫屢考屢敗歸咎於遭受政治迫害和不善經營人脈關系。但從他那首“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朝叩富兒們,暮隨肥馬塵。殘懷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詩中,可以發現杜甫毫不隱諱科場的艱難和無自尊的經歷,詩中也明白無誤地說,自己要去施舍,求了施舍還得去拜見官員……還有一事更能說明杜甫並非“木頭疙瘩”,他獻過吹捧皇帝的“三大禮賦”,討了個右衛率府冑曹參軍,也就一個有職無權的參謀。后來,他投靠實力派——劍南節度使嚴武,經嚴武推薦,朝廷封他為檢校工部員外郎,好在這個“校檢”,使他享受到了“副部(省)級待遇”,以至於后人誤以為杜甫真做過工部尚書或工部副尚書似的,把他的詩集編為《杜工部集》。這些史實足以說明杜甫屢次考試的成績都很不理想,原因就是他“不經考”。
其三,杜甫的“包袱”重。祖父的“舉人”身份是硬考取的,有了這個平台,他才一步步朝“京官”邁進,並取得了成功。可以說,杜甫的祖父是通過自身努力接觸到權力核心並成為其中的一員的。這對頗具才華和遠大抱負的杜甫也構成了無形壓力。如此一來,走進考場的杜甫與其他考生相比,又多了一重壓力。
現在看來,杜甫不僅“很忙”,而且運氣也背。但換個角度看,如果中舉邁上仕途,也許沒有窮困潦倒的經歷,很可能就不會有“詩聖”了……
相關專題 |
· 高考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_權威全面報道高考 · 中小學 |
新聞排行 | 重點推薦 |
視頻新聞 | 更多>>> |
|
重點推薦 |
·燕園廟牆被刻“一定考上北大” ·網友寫廣西卷高考作文:愛的最高境界 ·貴州遵義一男生高考后到老師家搶劫 被刑拘 ·網友寫新課標I高考作文:鑽石的自述 ·詩聖”杜甫屢考不中可能有3個原因 ·網友寫上海卷高考作文:更重要的事 ·網友寫安徽卷高考作文: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 ·浙江大學1個寢室4名女生皆同月同日生 ·湖北枝江農村獨生女高考可加10分 ·清華北大等名校山東減招 錄取階段有擴招可能 |
高考資訊 備考輔導 院校報考 互動交流 |
高考最新動態高考視點高考政策各地動態新聞人物家長必讀 高考大綱語文數學外語物化生歷地政文綜理綜作文作文素材庫滿分優秀作文 高校招辦訪談招生動態高校信息庫院校信息專業動態模擬填報系統志願填報技巧 在線做題估分高考論壇高考博客圈討論區考試經驗交流試卷上傳試卷下載許願送祝福 |
歡迎教育機構、媒體、高校、出版單位聯系合作! 電話: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熱線 4008-100-300 服務郵箱 kf@people.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考生服務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00008號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