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熱點:農民工外交討薪--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公務員面試熱點:農民工外交討薪

2013年04月07日14:02        手機看新聞

公務員面試對社會熱點問題尤為關注,專家就近期網絡熱點討論事件“農民工外交討薪”,從公務員考試面試角度模擬並全面解析,希望廣大考生能從中受益。

熱點概述

近日,一則“民工版新聞發言答記者問,看了我太痛心了”的視頻在微博上躥紅。這名“民工討薪發言人”苗翠花模仿外交部發言人的口吻講述被用工方拖欠1400多萬元的事實,經過“嚴正交涉”還欠1380萬元,其中350萬元是民工的工錢。並聲稱很遺憾地聽到民政局領導李某某說:“我就代表政府,我說不給就不給,你能怎樣?”

相關評論

@《央視調查“你幸福嗎?”幸福不是說出來的》:女農民工以“外交部發言人體”討薪,更是讓人讀出了一種悲愴。站在旁觀者角度上看,這群討薪者是理性的,他們曾經多次直接討要或通過合理的途徑反映申訴,但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在現實面前,農民工始終堅持的理性表達訴求,倒顯得是那樣的懦弱無力和不合時宜。

從表達方式上看,“外交部發言人體”是含蓄和委婉的,它至少說明,這群討薪農民工已經具備相當的法律素養和文學素養,並且在處處碰壁之下仍對法律救濟和政府管理渠道抱有很大希望。

討薪“創新”是被逼出來的生存智慧,是一種極其無奈的無路之路。當各種“討薪秀”先后上演,特別是女農民工以“外交部發言人體”討薪之時,我們的制度不能再無回應,不能充作看客圍觀。草根隊伍的討薪發言人,是在面對權力公器發言,相關部門應迅速定位並及時打撈這些即將沉沒的聲音,以制度力量呵護草根權益,從而為問題的解決創造積極的條件。

@《外交討薪,方式另類過程艱辛》:從某種角度說,以這樣的方式討薪,是現實而聰明的,因為隻有這樣才有希望引起媒體的注意,公眾的關注,進而向欠薪的單位施加輿論壓力,促進問題的解決。這和以前媒體多次報道過的“跳樓討薪”、“下跪討薪”、“拜佛討薪”如出一轍。可是再回頭想想,這些農民工付出了勞動和血汗,他們理應獲得屬於自己的勞動報酬,緣何要通過這種令人尷尬和難堪的方式討薪?

討薪方式越另類,說明討薪的過程越艱難,欠薪者越惡劣。這些另類討薪方式的背后,往往意味著討薪者是在窮盡了其他一切方法和手段之后,才作出的無奈之舉。

通過這段視頻我們可以得知,在民工與涉事單位發生經濟糾紛以后,法院早在2009年就判決涉事單位支付民工工資。然而,不管是涉事的殯葬管理所還是它的上級單位民政局,都拒不執行法院的判決,甚至以民告官案件導致政府形象受損為由,拒付欠款。

現在,隨著視頻的熱傳,輿論站到了民工一邊,當地政府部門的形象和信譽正在遭受更大的損失,政府公信力正在遭受考驗,不管是涉事單位,還是上級政府部門,都該認真正視問題,拿出解決問題的勇氣和智慧來。

模擬題

近日,一段《女民工模仿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討薪》的視頻在網上走紅。視頻中一名自稱農民工的女性模仿外交部發言人的口吻講述被用工方拖欠1400多萬元的事實。視頻引起了社會各界極大的關注,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參考解析

近些年,有關農民工合法利益保障相關問題的報道逐步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作為中國最大的弱勢群體,由於身份的限定、力量的有限,在利益維護上很多時候他們都處於被動的地位,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很難通過自身的力量去爭取。

在農民工利益保障問題中,討薪難一直是農民工群體面臨的難題。近幾年,由於社會各界的持續關注和關懷,從中央到地方,一些相關政策、法規的出台為農民工保障自身權益提供了制度保証,民工討薪難現狀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現實生活中,還有一些企業和部門仍然我行我素,置政策於不顧,想方設法的拖欠民工工資,使相當一部分民工在討薪路上仍然舉步維艱。這對於農民工合法權益的保証,對於社會的穩定和諧都非常的不利。

題目中提到的“女民工模仿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討薪”事件以其新穎的形式、帶有諷刺意味的模式,提出了被欠薪的現狀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一具有創新性的“討薪”方式再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一方面人們發現新時期的農民工經過多年在城市的積澱和磨練,在解決問題時展現出了更多的智慧﹔另一方面大家在被視頻中的農民工較為“粗糙”的表演而議論紛紛時,也感受到了視頻背后農民工“討薪”之路的艱難和生活的無奈。

這段視頻對於欠薪單位來說是一個狠狠的耳光,同時對於所屬轄區的相關勞資部門、執法單位也提出了警示。如果這些農民工提出的問題能夠得到重視,並進行溝通協調、妥善解決,相信每天忙於生存的農民工們也不會對於“討薪”進行所謂的創新。

農民工是我國獨有的一個社會群體,他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卻為了生存常年在城市從事著常人不願從事的非常辛苦的工作。他們為所在城市的建設和快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我國城市化建設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因此,面對農民工模仿外交部發言進行討薪這個視頻,我們不僅僅是關注,不能只是充作看客圍觀。更多的是真正關懷農民工,全力保障他們的權益。其實不光是討薪問題,包括農民工的工作環境、機制保障等等涉及到農民工切身利益的問題,我們的政府、社會、媒體、民眾要能夠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關懷。

相關部門要能夠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法規制度,對於勞資雙方進行及時有效的監管,對於違法行為、危害農民工合法權益的行徑進行嚴格打擊和處罰,保障農民工反映問題時能夠求訴有門,維權時能夠有法可依,大家共同努力為農民工兄弟們創造出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推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來源:華圖教育

(責編:實習生、熊旭)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