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大灣區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教育
首頁
|
滾動
|
原創
|
思政
|
高考
|
留學
|
嬰幼兒
|
中小學
|
大學
|
職業教育
|
人民日報寫作課
即時新聞
我國首個林草行業大模型研發成功
開創中國海洋史研究新局面(專題深思)
觸摸歷史,感悟文化
邀請更多人加入“中文朋友圈”
廈門舉行“生物醫學—醫工交叉”項目對接會
江西宜春:陽光大課間 運動助成長
揚州職大:打好校行企協同創新“組合拳”
粵西核電運維產業學院成立
智能技術為多語種信息處理帶來新機遇
點亮小聽眾的科學夢想
人民網
>>
教育
>>
大學
“用行動報效祖國,青春才會閃閃發光”(報效祖國 建功西部)
2025-02-20
便攜式多疾病核酸檢測設備 研制成功
2025-02-20
新型凝膠可修復缺血性腦卒中損傷
2025-02-20
免疫因子“雙重身份”分子機制揭秘
2025-02-20
人工智能賦能天然氣供應鏈安全
2025-02-20
清華大學師生走訪阿聯酋大學
2025-02-20
天津師范大學:給濕地裝上“數字神經”
2025-02-20
揚州大學直播稻技術:智能農機一次性完成耕播
2025-02-19
植物耐熱新機制揭示
2025-02-19
全球首個能源草多組學數據庫建成
2025-02-19
重慶大學:設立連接科研與市場的概念驗証中心
2025-02-19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用優勢學科造就更多“未來科學家”
2025-02-19
創新課程體系 培養拔尖人才
2025-02-19
重慶大學:權益“讓”出去,轉化“跑”起來
2025-02-19
天津大學與清華大學聯合發布無創演進腦機
2025-02-19
打造“山旱區農機創新特區”
2025-02-19
新成果可在原子尺度上構建復雜功能結構
2025-02-19
我科學家發現常壓下鎳氧化物高溫超導電性
2025-02-19
培養面向未來的拔尖創新人才
2025-02-19
我科學家實現鎳氧化物常壓高溫超導
2025-02-19
無創腦機接口有了新方案
2025-02-19
金屬量子點領域獲重要突破
2025-02-19
高校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在規范提升中推動人才培養
2025-02-18
發揮高等教育龍頭作用 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2025-02-18
“拆”掉圍牆,“互選互認”促高校資源共享
2025-02-18
超長壽命高效制氫技術研發成功
2025-02-18
我國在腦機接口領域取得新突破
2025-02-18
春節活動讓阿塞拜疆年輕人對中國充滿向往
2025-02-18
新型“人工樹葉”裝置問世
2025-02-17
劉爽:給大腦裝上快樂“開關”
2025-02-17
上一頁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頁
鄭水泉 劉 輝 徐 坤
黃寶印 賈德忠 洪俊杰
於成文 郭 勇 田 彥
李曉華 馬建新 邢紀紅
許 強 李潤東 郭 毅
首都教育系統將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回答好“強國建設,教育何為?教育強國,首都何為”這一重大時代命題。
教育銳評
建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
更好融合人工智能與高等教育
如何正確看待“大學排行榜”
辦好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縱橫)
培護好就業市場的融融暖意(人民時評…
強教育 抓改革 出人才
傳統文化啟智潤心
學分互認,打破高校知識的“圍牆”
高質量寒假作業這樣“煉”成
本網原創
直擊高招:一圖速覽2025年高校專項…
葛道凱:扎根中國大地 全面匯聚教育強…
東北邊疆安全與發展論壇舉辦
趙險峰:高校要堅持特色發展、各展所強
王定華:推動外語教育改革創新 服務國…
青年勇擔使命,筑牢安全防線
嚴純華:要支持、協助更多年輕的科學家…
教育部:將加快建設國家數字大學
國科大今年本科招生新增7省市 新生全…
趙忠秀:營造更開放的環境 激發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