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思政课有了鲜活案例库

“我们团队在南京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孙中山纪念馆,拜谒了中山陵,将调研心得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让课程更加鲜活,更有代入感。”最近几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思政课教师王梅清正忙着将现场感悟融入教学案例撰写。
“置身现场,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马克思主义学院研三学生陈宜南感慨。在课堂上,陈宜南等四位参与调研的同学依次上台,分享自己的亲身体会。
三年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马院”)创新开展“大思政课”教学案例活动,主动将新时代伟大变革案例融入思政课,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参与调研,撰写思政课教学案例,建设具有学院自主知识产权的鲜活案例库,让思政课“活”起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侯振发表示,思政课教师将亲身经历、亲手提炼、倾注情感所形成的实践案例,有针对性地融入思政课教学,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推进思政课质量的跃升。
除个人和团队调研外,过去两年,马院还集体组织老师120余人次赴兰州、武威、泸州、温州、义乌等地实地调研,足迹遍及四川、新疆、云南、广西、湖北等30个省份的100多个地区。
从2024年起,马院将教师的优秀教学案例上传学院网站,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供全院教师下载使用。
“一份案例要想被上传到学院网站,至少要通过教研室初筛、教研部初评、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评、学院终评。每次评选案例时,学院开会都要反复讨论,宁缺毋滥。”思政课教师刘强边展示案例库边介绍,目前,案例库中已有94份案例,包含文本、课件、音频和视频等形式。
前不久,马院研二学生付雄,登上讲台与同学们分享自己两年军旅生涯的收获与成长。“新兵连训练时,我也会产生畏难情绪,但我知道自己不能就这么轻易放弃。”付雄说,“如果连这点苦都吃不了,又谈何做党的好战士,赓续红色基因呢?”话音未落,同学们掌声齐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朱方伟表示,师生共同雕琢思政课教学案例,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课堂的抬头率、点头率、提笔率、走心率更高了。
马院还打造了以“读懂中国·理响南湖”“红巷里的思政课”为代表的特色理论宣讲品牌,开发“‘四史’学习”等理论宣讲课程。
“接下来,我们将更加聚焦调研主题、倡导团队调研、规范案例格式、明确育人效果,充分利用第三方数字平台,打造原创案例慕课,完善学院自主知识产权案例库,擦亮思政教学改革的特色品牌。”马院院长周巍说。
(记者 王建宏 张锐 通讯员 卓张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