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大学:打造“向战型”科研体系

连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科研战线上捷报频传:他们推荐的“世界战争形态与战争样式问题研究”等5项成果获军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专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自信》等7项成果获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这一系列奖项是该校以战领研,不断提高科研贡献率的缩影。
战场需要什么,科研工作就聚焦什么。作为全军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承担着推动军事理论创新,积极为党中央、中央军委提供战略决策咨询的重任。近年来,该校坚持研为战、研为教导向,统筹推进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前沿问题和战略咨询研究,先后推出系列研究报告、咨询报告1000多份,获国家级、军队级科研奖励100多项,对教学和战斗力建设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国防大学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扭住新的历史条件下战建备重大问题研究,推进新时代国防大学军事理论体系建设,其中直接服务备战打仗的项目达到93%。
从单打独斗到团队攻坚,该校教研人员的科研模式也迎来重大变化。调整改革后,面对学科专业更加多样、人才培养更加多元的新形势,该校遴选组建了基础研究、新兴领域、科技研发、专项咨询等类别的37个重点科研团队,鼓励团队进行交叉研究和协同攻关。
国防大学某中心承担着研发战略战役兵棋的重任,国防大学在科研条件、项目培育等方面为该演训中心团队提供有利条件,助推团队成体系创新攻关。后来,该团队入选全军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重点扶持对象,获评全军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研发的系统获全军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国防大学还坚持把高水平智库建设作为引领支撑创新发展的战略工程,先后对6个中心、近40个专项咨询团队进行扶持。实践中,该校建立“超前预研+长期跟研+应急快研”智库研究模式,既坚持运筹好“阵地战”,也组织打好“遭遇战”,面向重大战略焦点和军事创新前沿推出一大批高质量智库研究成果,389篇决策咨询报告被中央和国家机关、军委机关采用。
今年春季学期一开学,新一批将校指挥员到该校学习。让战略指挥培训班学员惊喜的是,摆在宿舍书柜里的除了教程教材外,还有一批军事理论研究最新成果,这为他们学战研战提供了重要参考。
“国防大学在校学员普遍职级较高、任职经历丰富,具有科研创新潜力。”该校科研部门领导介绍,基于此,该校坚持课堂育人与科研育人相结合,将课题研究、学术活动等与人才培养方案融合设计,每年出台《学员课题选题指南》,不断提高学员的科研参与度。
7年来,国防大学学员共完成科研课题3300余项,学校实现了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双向拉动。(记者 张 强 通讯员 洪大鹏 程治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