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爱上非遗文化(走近中国文化·架起友谊桥梁)
文森·漆正在欣赏大漆作品。 |
文森·漆制作的大漆木碗。 |
迪兰正在创作。 |
迪兰的陶瓷作品。 |
柏仁睿在河北廊坊市广阳曲苑曲艺社举办的活动上表演快板。 |
柏仁睿(右五)在北京进行群口快板演出时的合影。 |
勤练词曲演技,登上多元舞台,展现快板表演艺术的国际魅力;深耕丹青之道,研习绘画技巧,探索手工制瓷技艺背后的文化故事;深入山林深处,找寻珍稀木漆,以漆器制作工艺创作生活中的艺术品……近年来,越来越多外国友人爱上中国非遗文化,成为中国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者。
来自德国的柏仁睿——
用快板表达艺术追求
“一阵狂风起四方,嗷!蹿出猛虎兽中王,武松一看虎来了,浑身一激灵精神长……”柏仁睿正在北京家中为一场演出做准备。虽是一副外国面孔,但他身着中式服装,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念词抑扬顿挫,语调悠长多变。即便很多选段烂熟于心,但每次表演前,柏仁睿仍然雷打不动地给自己两周的排练时间。台词本上,拼音、重音标记、断句提示……标注密密麻麻。
柏仁睿来自德国维尔茨堡,早在大学晚会的舞台上,就表演过快板小段《说大话》。当时,因为没有专业指导,他跟着网络视频自学,逐字逐句地听读模仿,凭借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满堂喝彩。2012年来到中国工作后,柏仁睿决心进行专业的快板表演学习。经朋友介绍,在相声表演艺术家丁广泉面向外国人的“快乐课堂”讲座上,他结识了快板表演艺术名家姚富山。随后,凭借对快板表演艺术的钻研和热爱,柏仁睿如愿成为姚富山的外国徒弟之一。
快板表演艺术融合说唱、打板、表演等多种技艺于一体,对节奏与音律的要求极高。特别是说唱部分,需精准把握语音语调,这对外国人而言无疑是巨大挑战。柏仁睿从不懈怠,坚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复习,不断地练习”,一步步从青涩的初学者成长为专业的快板演员。近年来,中国文化演出市场热度高涨,柏仁睿成了各类表演的常客,他还参与了国际说唱艺术联盟、快板沙龙等活动,致力于快板表演艺术的推广。“只有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这项艺术才能真正繁荣发展。”柏仁睿说。
在中国的舞台上,柏仁睿用快板表达艺术追求,在故乡,他则化身快板表演艺术的传播者,在德国法兰克福、汉诺威等地举办快板知识讲座。“对于外国听众而言,快板是有些陌生的领域。讲座虽然只是初步的介绍,但能让他们了解曲艺源自中国,也是世界艺术殿堂里价值连城的瑰宝。”柏仁睿介绍,他将10多年来的经验与感悟凝结成书——《打快板,学中文——我的故事》。这本首次用英文介绍快板表演艺术的著作,不仅详细记录了快板的历史、打法等,还分享了外国人学习快板表演的故事。
柏仁睿正计划攻读中国曲艺领域的博士学位,进而写出一篇介绍快板的外文博士论文,助力快板表演艺术更好地走向世界。
来自法国的文森——
醉心于漆器制作工艺
“文老师,去哪里?”“到镇上去耍。”在重庆城口县大巴山深处一幢二层老木屋前,文森正操着娴熟的重庆方言与村民交谈,当地村民都亲切地称他为“文老师”。
文森出生于法国西南部的比利牛斯山区,自幼便对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学校毕业后,他投身于古董家具和漆器修复工作,并因此与中国漆器制作工艺结缘。2007年,30岁的文森来到中国,先后游历四川、重庆等地,还深入大凉山山区,跟随漆艺非遗传承人学习。“我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就决心留下来继续我的漆艺事业。”文森从此扎根重庆,并以漆为姓,给自己取名——文森·漆。
城口县位于大巴山区,这里的大木漆产量高、漆质佳。文森在城口县北屏乡租赁了一幢木屋居住,并在附近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作室。他常常跋涉于大山深处,一点点收割珍贵的生漆。虽然有时会因接触生漆皮肤过敏,有时还会因遭遇马蜂陷入险境,但文森却“以苦为酷”,始终乐在其中。充足的优质大木漆为文森的创作提供了坚实保障,让他能从中国农村生活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一件件独具匠心的艺术品。他还运用大木漆为竹子、米袋等日常用品进行修饰,待其固化后,再经精心抛光、细致打磨,并点缀以金箔,赋予这些器物璀璨的光泽。
扎根深山,融汇中西,文森的作品得到业内认可,他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作品被多个国家的私人收藏家收藏。这些收益不仅让文森在艺术和生活之间找到了平衡,也更加坚定了他在中国发展事业的决心。最近,文森正忙着制作一副盔甲。他精选牛皮,晒干、切碎后,涂抹上大木漆,将其制成一片片闪耀着金光的甲片,再以精湛的手艺,将这些甲片编织为一副既美观又坚固的盔甲。“我想让艺术作品在时间中不朽。”
近年来,城口县积极发展规模化漆树种植,推广“城口漆艺”,促进漆艺产业发展。文森积极投身其中,建立起工坊,招收一批徒弟,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村民郑永平就是文森的徒弟之一,他正在制作一批大漆木碗。“我们的作品没有文老师的那么精致,但能养家致富,还可以传承老祖宗的技艺。”郑永平笑着说。
从比利牛斯山到大巴山,文森的中国农村生活充满生机,他对这片土地有了深深的归属感。文森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活动,经常向法国友人分享自己丰富的中国农村生活。文森常说:“不要只看自己缺少什么,要看看自己拥有什么,我在中国农村拥有‘金山银山’。”
来自土耳其的迪兰——
感受陶瓷创作的无限可能
笔绘丹青,精工细描,似蛇如龙的图样和牡丹图样缠绕交织,跃然于青花瓷盘上。这件作品出自土耳其姑娘迪兰之手,她说:“我在创作中尝试构建桥梁,连接中国文化与土耳其文化。”
2023年,26岁的迪兰来到景德镇陶瓷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的家乡小城伊兹尼克,被誉为土耳其“瓷都”。数百年前,青花瓷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入土耳其,当地工匠在对青花瓷的复制中逐渐探索,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迪兰自幼学习土耳其传统陶瓷技艺,景德镇早已成为她心中最向往的地方。
“伊兹尼克瓷器和景德镇青花瓷看似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很多不同。”迪兰回忆说,初到景德镇时,她曾尝试将家乡的制瓷技艺应用于当地材料上,但却遭遇失败,原因在于伊兹尼克瓷器多采用低温烧制,而景德镇瓷器则惯用高温烧制。迪兰还发现,土耳其绘画风格和中国也存在很多不同。她意识到,要创作出令人满意的青花瓷作品,还必须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她通过请教当地师傅和临摹古瓷器等方式,逐渐掌握青花瓷图案纹样的绘制技法。
在景德镇,迪兰不仅深入学习青花瓷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了约100种釉料,还开始研究玲珑瓷、颜色釉瓷等其他中国瓷器类型,感受到了陶瓷创作的无限可能。“景德镇为陶瓷人不断提供着新机遇。如果想了解陶瓷文化或提升陶瓷制作水平,这里一定是不二之选。”她说。
数百年前,产自波斯地区的矿物质钴料——苏麻离青,沿着古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景德镇工匠经过反复尝试,创新出惊艳世人的青花瓷。如今,许多和迪兰一样的“洋景漂”则通过陶瓷来了解中国各时期的文化特点。迪兰表示,她希望在作品中融合中国与土耳其元素,探索两者之间的关联,她的毕业设计也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闲暇时刻,迪兰喜欢逛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或者是去陶瓷工作室和来自世界各地的陶瓷匠人们交流。迪兰感慨道,景德镇文化底蕴深厚,陶瓷博物馆里展示了古今中外的陶瓷珍品,工作室里还传承着最古老的手工制瓷技艺,“八方来匠源源不断地带来新思想、新技法,手工制瓷技艺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
(党明玥、童霞燕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5日 17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