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的两大看点

任孟山
2022年02月20日09:35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的两大看点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下发通知,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这意味着社会高度关注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单位靴子落地,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动。

“双一流”建设缘起于国务院2015年10月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双一流”建设,以5年为一个周期,从2016年开始实施。

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当年9月公布了“双一流”名单,140所高校、465个一级学科入选。

此次公布的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内共有建设高校147所,除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外,其余145所高校的433个建设学科已正式公布。

与首轮“双一流”建设名单相比,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有不少看点,其中有两点颇受关注。首先,非常明显的不同在于,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淡化建设单位的身份色彩,不再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A类与B类之分。按照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的说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所有中国高校的自觉追求和行动目标,所有中国高校都应有世界一流的视野和格局。“双一流”重点在“建设”,要以学科为基础,而不是人为划定身份、层次和派发“帽子”,更不是在中国高校中划分“三六九等”。

除此之外,淡化身份色彩还体现在公开警示上,这次专门公布了《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共有15所高校的16个建设学科被给予公开警示。被警示学科和调整后的学科,2023年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的将调出建设范围。换言之,“双一流”并不是终身制,不能一劳永逸,而是要优胜劣汰、不进则退,需要持续奋斗、久久为功。同时,这也体现出了竞争机制在其中的作用。

淡化“双一流”的身份色彩,其重要性不只是引导高校将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作为方向,在笔者看来,更重要的是引导整个社会扭转对高校的身份锚定之旧观念。在985、211的高校身份渐被弱化之际,“双一流”逐渐成为社会认知高校身份的标签,招聘单位开始把“双一流高校”毕业作为门槛,甚至有些地方将“双一流”作为影响毕业生落户的要素。不仅如此,在高校圈子内部亦不例外,招聘教学科研人员、招收研究生都把“双一流”要素考虑在内,“英雄不问出处”变为“英雄要看出身”。

这样的观念确实需要扭转。从学科建设来讲,有的高校可能整体不如另一所高校规模大、名声响、标签多,但在某些学科上有特色、能育人、有产出、有贡献,简单地以身份取才,实在是有失偏颇。况且,那些考进有所谓“身份”的高校的学生,并非每个人在毕业的时候都还能保持优秀,以“帽”取人对毕业生不公平。所以,现在对“双一流”的身份矫正,不只是完善“双一流”建设需要,而是要引导高校在各具特色的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创建一流,并推动社会改变不合时宜也不公正的旧观念。

今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要求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选择若干高水平大学,全面赋予自主设置建设学科、评价周期等权限,鼓励探索办学新模式。这次三部委发布“双一流”建设名单时,明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对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这是落实三部委上述《意见》的具体举措,也是这次“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另一大看点。

某种意义上讲,北大、清华这次跳出了“五行三界”,有了较为充分的自主权,不再拘泥于一级学科,建设数量在现有基础上自主确定优化。当然,权力意味着责任,两所学校建设“双一流”承载着国家期待与公众热望,需要有更多努力、更多自觉、更多探索。

放眼世界,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仍需要大量艰苦工作才能弥补差距。人才是国家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根本,成果及其转化是知识外化的社会体现,其基础逻辑是知识生产。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为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和产出一流的研究成果,着眼于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的“双一流”建设,意味着我们要将知识生产及其转化作为追求目标。

“国家的竞争力不是始于工厂或工程实验室,而是始于教室。”这句话之所以被广泛传播,源于它道出了触及本质的内容。在当下的国际竞争环境中,我国“双一流”建设承担着更多、更大的责任,也值得寄予更多、更大的希望。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

(责编:李依环、马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