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这样的大学生励志榜样更动人

2021年11月12日08:37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这样的大学生励志榜样更动人

24岁轮椅女生“趴着学习”,拿到国家奖学金特别评审奖;失聪女孩依靠助听器考上清华博士,“听力过人”;清华贫困生在“树洞”发文,琐碎而朴实的记录刷屏出圈……近段时间,通过媒体报道和网络传播,几位身处逆境而奋发向上的大学生受到不少关注。很多网友在转发、点赞的同时,不仅被他们的经历深深打动,也感受到了激励自己前行的榜样力量。

这些故事的主角,因为身体的缺憾或家境的窘迫,在成长和竞争中只能凭借后天加倍努力。他们的经历在令人唏嘘的同时,也收获了大众的敬意。面对苦难,他们并没有执着于“诉苦”,也正是这种对生活不甘示弱的态度,让他们的奋斗经历显得格外闪耀。

在他们眼里,苦难不是博取同情的资本,而是促成自身成长的独特经历。在清华贫困生的“树洞”分享中,有描写细致的困难经历,更有一种笑对贫穷的坚强。在回忆食堂一道4元的菜时,他的描述是“特别满足”“真的很好吃”;他看到别人吃西瓜时流口水,然后默默喝水,“心静自然凉”。正如网友所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风范,在这位贫困生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尽管身处逆境,他们仍然努力寻求“不正常”中的“正常”。在聋女江梦南的求学经历里,反复出现的就是“正常”二字——努力接受正常孩子接受的教育,努力适应正常的集体生活,和正常人一样轻松自如地骑自行车。轮椅女生陈苗苗拒绝学校准备的小床,用和同学一样的上课方式学习,哪怕长时间坐着更难受。将心比心,这种普通人战胜困难的故事,更能给人贴近心灵的震撼。

尽管他们本身是弱势群体,但他们并没有一味坐享别人的帮助,而是在接受帮助后想方设法回馈社会,把温暖传递给更多人。那位清华贫困生在匿名自白中说,尽管上研究生以后生活依然窘迫,但通过兼职获得收入以后,他每个学期都拿出3200元,资助了4名家乡希望小学的孩子。不难预料,这样的青年成长起来,一定会用更大的力量回报社会、支持更多有需要的孩子成长。

面对命运的不公,有人自怨自艾、自暴自弃,有人甚至走上了报复社会的极端道路。这些大学生励志榜样的出现,再次让人们相信,堂堂正正做好自己的事,尽自己所能克服先天的不足,社会终会看到并回报个体的努力。

几年前,一篇题为《感谢贫穷》的文章曾经刷屏,和今天刷屏的励志榜样一样,那篇文章在当时也引起诸多讨论。当事人从自身坎坷经历出发,表达出了“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慷慨。我们应当认识到,需要赞美的并不是苦难和贫穷本身,而是他们顽强生长的精神,还有在困难大学生的故事背后,不断完善的制度兜底和公益帮扶,也是让他们走得更远、更稳的保障。正如“树洞”文章所言,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奖学金、助学金,是支撑他一路走到现在的重要力量。

在优渥的成长条件下,很多大学生无从体会这些同龄人的喜怒哀乐。但是,不管成长在怎样的家庭,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人的成长总有波澜起伏,在励志榜样身上看到自强不息的坚定、看到厚德载物的从容,正是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得到的精神指引与情感力量。(王钟的)

(责编:李悦宁(实习生)、郝孟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