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贡献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特别是留学教育的重要论述,总结近现代以来留学生群体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促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第二届“留学生与中国的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江苏师范大学举行。与会海内外专家学者以“留学生与中国传统教育的转型和现代教育的发展”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留学生对中国现代教育体制形成的贡献
中国传统教育,是由私学、官学构成的以科举制为主体的教育,而现代分科性质的教育体制,则是清末民初从西方不断引进的。从最初仿效日本学制,到参照美国学制以适应中国国情需要,其间离不开留学生群体的开拓与贡献。
江苏师范大学教授周棉认为,近代以来的留学生群体既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产物,也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中国传统教育的转型和现代教育的发展。从晚清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学制改革,到民国建立以后以“壬戌学制”为标志性成果的学制改革和新的中央—省—县三级教育行政体系,再到在抗日战争艰难岁月里受到血与火检验的西南联大等,都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教育的奇迹。在此过程中,以蔡元培、陶行知、胡适为代表的有留学背景的教育人士,起到了领导、主导和宣传等多种作用,推动了中国教育体制的现代转型与本土化进程。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陈东林把留学生对近代中国教育转型的影响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留学生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传输到中国,推动了中国旧式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彻底打破了中国旧式教育重文轻理、重视封建德行修养轻视科学技术的窠臼;二是留学生促进了近代中国大学教育的发展,使中国教育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三是留学生给中国教育带来新气象,促进了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使男女在教育方面朝着公平与平等的方向转化;四是留学生促进了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使中国教育由封闭向开放转化。
留学生对中国现代学科建立发展的贡献
中国现代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学科向现代转型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学习、借鉴西方学科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以归国留学生为主体的知识分子在学成回国后对中国现代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清华大学研究员金富军认为,中国现代学科的引进与发展,离不开留学生的努力。1930年至1940年期间的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项目,在学科设置与留学目的地选择等方面的考量,对中国现代学科的引进与发展,包括对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等都产生了影响。
在中国社会教育学科的建立过程中,马宗荣、吴守信、陈礼江、俞庆棠、孟宪承等一大批有海外留学背景的知识群体,在学科建立过程中发挥着开拓者的作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金平认为,他们不仅编译国外社会教育学著作,还借助我国丰富的社会教育史资源和社会教育学科在世界刚刚兴起的契机,在移植初期便有意识地进行社会教育学科中国化研究,将社会教育理论研究与我国社会化教育实践紧密结合。
有留学背景的物理学家,对我国物理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尹晓冬认为,20世纪上半叶,在英国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等地学习物理的王竹溪、程开甲等30多位留学生在学成回国后,多数成为卓越的物理学家,对中国物理学教育和研究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信阳师范学院张林提出,曾在美国哈佛大学物理系学习的丁绪宝对中国实验物理学教育作出了奠基性贡献。
法理学在中国广泛传播也得益于留学生的求学经历。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陈健认为,西方法理学在中国始获广泛传播。这种传播与接受,尽管存在机械实用主义色彩,但亦表现出一种浓郁的本土化特色,体现出适应中国社会变革与现实需要的努力。
留学生对中外教育及文化交流的贡献
留学生群体既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又是中外教育及文化交流的载体。在近现代以来的中外教育及文化交流中,留学生在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中国教育和科学等发展的同时,也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播到海外,促进了中外教育及文化的交流。
南开大学教授元青认为,民国时期,负笈海外的一批中国学人以赠书、购书等多种方式,为域外诸多知名图书馆扩大中文馆藏规模与品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他们通过对域外汉籍文献梳理分类、撰写提要、编纂目录、揭示文献的分布与价值、制定实施汉籍分类法,提高了这些文献的利用效率,使域外汉籍文献建设前进了一大步。此种作为是中国学人自觉弘扬中华文明的体现。
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张睦楚近年来致力于对民国时期留美学生游学指南的研究。她的研究既为留学史研究增添了一抹生趣,更为当年留美学生在促进中美教育及文化方面的交流提供了佐证。
留学生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扩大派遣留学人员重要决策推动下,我国形成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留学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留学人员工作方针指引下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号召引领下,我国形成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回国热。
留学生是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载体。香港教育大学副校长李子建认为,在留学潮与回国热的背景下,中国留学生遍布全球,大批留学生学成后回到国内大学发展,并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力量,他们是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载体。这种持续的交流与合作,将加快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在他看来,有必要从更多方面、更多角度认识和整理留学生与中外教育交流的内涵及经验,使中国教育在经历交流碰撞之后,持续蜕变并不断创新,迎接新时代对人才需求的挑战。
“双一流”建设与留学生关系密切。东南大学教授耿有权近年来致力于研究“双一流”建设与留学生的关系。他认为,没有留学生参与的“双一流”是不完整的“双一流”。留学生就像“架桥者”,在世界之间或一流大学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世界强国一流大学的留学生群体及其回国对国家建设影响深远,杰出留学生在一流大学理念的传播和实践方面发挥着关键性或奠基性作用。不同时代的留学生对一流大学理念的传播和实践,须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开展,完全照搬照抄或拒绝排斥国际经验都是行不通的。他表示,当代中国留学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有条件传播和实践一流大学理念,但唯有立足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才是根本之道。
留学生对中国对外开放和现代化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近代以来,我国大批留学人员负笈求学的足迹,记录着中华儿女追寻民族复兴的梦想,伴随着我国从封闭到开放、从落后到富强的伟大历史性跨越。百余年的留学史是“索我理想之中华”的奋斗史,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出国留学、回国服务,大批归国人员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画卷中写下了极为动人和精彩的篇章。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重温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认同留学生对中国对外开放和现代化的巨大贡献,并呼吁加强研究,推动留学生进一步“发挥作用”“堪当大任”。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认为,从1872年幼童留美开始至今的留学活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整体转型。纵观近代中国近一个半世纪的留学史,留学主流群体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10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回国的留学人员,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促进了我国的对外开放。他认为,留学生是近代以来新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不断抛出新的思想,推动新的变革,在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今天还是未来,人们都可以从这一批批留学群英身上吸取足够的精神力量。
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周谷平认为,新时代,我们要更多地从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与高度来深入推进留学生对中国对外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作用。要从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等更全面的角度,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建设服务。要发挥教育在人文交流方面的作用,通过留学渠道加强“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推进沿线各国文化相识相融。优化对外援助体系,强化“走出去”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推进与沿线国家的理解互信,为“一带一路”倡议奠定良好民意基础。
江苏省历史学会会长、扬州大学教授周新国认为,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无论中外,都有一批批学人赴异域留学,成为人类文化交流史上亮丽的风景线。中国近代以来的留学生,数量之大,影响之深,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而壮观的。在历史学诸多研究领域中,“留学生与中国的现代化”研究对人类文明交流、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美国圣约翰大学亚洲研究所所长李又宁认为,一代代留美学生对美国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中美教育及其他领域的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留学生对中国教育乃至各方面现代化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未来主题可以拓展到“留学生与世界的现代化”问题,以国际视野来关注和探讨留学生与现代化问题,促进留学生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次研讨会东道主江苏师范大学是我国较早研究留学史的高校,是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对留学教育的研究已有30余年。此次研讨会主要策划者、江苏师范大学“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基地”主任周棉表示,留学教育研究不能局限于留学史,还应紧密结合现实,纳入教育学科和跨学科建设体系,并积极开展留学生与“一带一路”等课题的研究,促进中外教育及文化交流,推动文明互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朱国亮系《神州学人》杂志副总编辑、陈健系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教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