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党政领导干部纷纷走进高校、走上讲台——
面对面才能心贴心(深聚焦)
核心阅读
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省(区、市)党政领导班子累计走上高校讲台作报告331场,其中党政主要领导作报告62场。
一场场报告让广大师生进一步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同学们,我们正处于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正是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伟大时代。脱贫攻坚英雄辈出,置身这个伟大时代是幸运的,投身这场伟大战役是荣幸的”;
“同学们,回望中国共产党98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回望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新中国创造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奇迹”;
“同学们,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
各省(区、市)党政领导走进高校、走上讲台,作报告,与师生面对面交流。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的重要指示要求,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分析党情国情社情民情、宣传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如今,“领导干部上讲台”已成常态。据统计,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省(区、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累计上讲台作报告331场,其中党政主要领导作报告62场。
师生们说,“面对面”才能“心贴心”。一场场报告过后,广大师生进一步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主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
“领导干部上讲台”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大学生了解形势、认识国情的重要渠道。
2015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各省(区、市)领导干部每学期至少上一次讲台,高校学生每学期至少听一次地市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报告或形势与政策课。此后,教育部会同中组部、中宣部每年印发《领导干部上讲台宣讲要点》,积极推动各地党政领导干部深入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各省(区、市)也进一步细化措施,加强经常性工作,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北京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北京市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授课选题、授课形式等,为每一名市领导确定一所高校联系点,两所上讲台学校(包括国家部委属高校和北京市属高校)。
天津要求每位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联系一所高校,每学期至少上一次讲台,围绕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改革举措、师生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等进行宣讲;每学期至少一次深入高校,专题调研高校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深入了解高校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建议,每年至少为高校办一件实事。
广西除安排30名现任省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定点联系一所高校并作形势政策报告外,还要求领导干部督促高校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指导高校领导班子开好年度民主生活会,深入高校调研了解高校党委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指导高校改革发展,帮助高校解决存在的突出困难。
在省级领导干部的带动下,教育行政部门、高校领导干部也把工作重心下移,深入一线、联系师生。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多次深入高校,与师生座谈交流。高校书记、校长的“思政第一课”也已成为高校的品牌活动: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多年坚持讲授“思政第一课”,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以“清华人的新使命”为题授课,让学生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现场会、研讨会、党日活动,讲授形式丰富多样
随着“领导干部上讲台”的不断深化,讲课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除了传统的作报告外,还有工作现场会、研讨会、主题党日活动、线上授课等。各省(区、市)党政领导班子抓住重大节日、纪念日和重大事件的发生时机,挖掘教育资源,增强教育效果。
有的省份省级领导干部主动参加“牢记嘱托跟党走、青春出彩新时代”的主题团日活动。研讨马克思主义著作、重温入党誓词、共话青春理想……在与学生们的互动中,寄语青年要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扎扎实实学习工作,把人生理想和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有的省份省级领导干部将思政课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先后10余次到高校调研,随机听取思政课,观摩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指导思政课程建设,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教师深入交流,让思政课的学生“抬头率”与“满意率”稳步提升。
有的省份省级领导干部主动走进大学生宿舍、食堂,了解学生的日常思想、学习生活情况,与学生拉近距离、增进感情、赢得信任。领导干部还和学生家长建立了沟通联系,了解掌握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思想状况,向家长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和教育优惠政策,打造学校、社会和家庭全方位育人格局。
领导干部走向高校讲台,只有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方式多样,才能实现育人效果的最大化。此前人民论坛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互动环节的设置与充实,是领导干部上讲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许多学生表示,希望领导干部讲出“干货”,并能留充分时间进行现场互动,和学生“零距离”交流。还有一些学生建议,充分运用微课、慕课、微信公众号等新手段开展教学,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且易于接受。
“从经验来看,受大学生喜爱的领导干部讲课,一方面是内容充实、不回避社会热点难点的,一方面是态度坦诚、与大学生真诚交流的。”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领导干部上讲台意义重大,既让青年学生从宏观上了解党情国情,也增强了高校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必须继续加大力度、拓展形式、推动落实。
解疑释惑、振奋精神、凝聚力量,讲授效果润物无声
“目前,领导干部作报告主要围绕三方面的内容。”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是讲授理论,向师生诠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二是宣讲成就,讲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三是解读形势,结合时政热点,加强政治引领、价值引领,坚定广大青年为祖国矢志奋斗的决心。
有调查显示,高校师生对于领导干部上讲台普遍表示欢迎。因为相比于常规的思政课,领导干部社会经验丰富,视野开阔,理解和认识事物更全面、更深刻,他们能够将实践融入理论中,深刻剖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从而更能引起听众的共鸣,起到解疑释惑、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的作用。
领导干部的报告也为思政教育提供了鲜活素材。不少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反映,报告中的中国发展故事、地方文化故事、革命奋斗故事、改革开放故事、国际交流故事,成了他们日常教育教学的工具箱和资料库,让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情有所由、理有所据”。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是幸运的。无论是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举措,还是坚持到底的反腐行动,或是勠力同心的环境治理,我都深切感受到改革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浙江大学新闻学硕士李梓均表示,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家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重庆大学博士生李青表示,报告会让他对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要努力学习相关本领,积极投身产业发展的热潮。
“当今国际形势风起云涌,我国也正当发展腾飞之际,我们要肩负立德树人的重任,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求真本领,积极投身时代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复旦大学技术科学实验班辅导员李金城说。
《 人民日报 》( 2019年08月18日 0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