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再见了,“马背课堂” 这最后一课让人难舍又惊喜

2019年08月14日09:01 | 来源:扬子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再见了,“马背课堂” 这最后一课让人难舍又惊喜

  山路难行,志愿者们用马匹驮着教学器材,或者肩扛手提着上山,“马背课堂”因此得名。

  孩子们的欢笑“治愈”了所有支教辛酸。

  山路弯弯,马蹄声声。一群年轻的学子牵着马匹,深一脚,浅一脚,行走在山与山之间……这一走,便是五年多。

  2014年,贵州省镇宁县八河村,来了一群扬州大学的志愿支教老师。为了克服山路崎岖,志愿者们用马匹将一批批教学器材搬上山,大家亲切地把支教活动称为“马背课堂”。今年8月初,“马背课堂”再次来到山区开展教学。这一次,志愿者们发现,蜿蜒的水泥路从山脚延伸到林莽深处。队长李若牵着那匹熟悉的枣红马,这次是这个“老伙计”最后一次驮着教具进山,“马背课堂”将结束历史使命…… 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通讯员 张运 受访者供图

  历时5年的“马背课堂”

  心灵的震撼:大山深处的孩子让人心疼

  2014年4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扬州大学支教团队走进了贵州省镇宁县八河村的村小。这里坐落在高原的崇山峻岭间,几年前,不少寨子几乎与世隔绝,马匹便是他们通往山外的主要交通工具。

  年轻的教师们来到了村小,虽然早已给自己“打了预防针”,但眼前的情景还是让他们惊呆了:教室是用竹片围成的,上无片瓦,一块斑驳的石棉瓦就是教室的大门。

  大山里教室和老师都是十分紧缺的,有些村小只有一两名老师,两三个年级的学生们紧巴巴地共用着一个教室。大部分班级只能上语文和数学两门课,同龄孩子们都能接触的科技文艺、审美教育、心理健康等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教学内容,在这里几乎都是空白。

  “寨子里大部分教师的年龄都在50岁左右了。受制于知识结构、教育理念和精力,不少学校根本没法开设其他课程。”当地牛田小学校长马龙舟感慨道。

  “冰淇淋为什么是凉的”、“长城是建在云朵上的吗”、“城市的高楼比眼前的大山还高吗”……孩子们眨巴着好奇的大眼睛询问远道而来的老师们,他们稚嫩而天马行空的问题也让年轻的老师们陷入了沉思。

  回忆第一次走进大山里小学的场景,第一届支教团团长陈晟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这里的孩子大部分从未走出过大山。他们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仅仅来自课本和老师的描述。孩子们的问题,让我们心酸,也让大伙坚定了来这里教学的想法!”

  开课了:哥哥姐姐为山里孩子打开眼界

  2014年6月,第一批扬州大学的志愿者们,开始在这里驻扎,为了给孩子们拓展教学,建起流动的“第二课堂”。

  志愿者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从山下把一批批教学器材搬上山。山区里交通不便,从山下到村小,有六个小时的荒山野路,而且山路崎岖,只能用马匹把这些器材背上去。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租用山民的马匹,后来得知是我们的公益行为,家长们便自发组织起来,轮流送我们上山。”志愿者陈晨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就这样,指南针、风向仪、静电发生器、电脑、投影仪、多媒体……都上山了。这里山路极其难走,有好几次,志愿者们几乎是贴着山崖边缘往上走,脚下就是万丈深渊,十分危险。“但看到孩子求知的眼神,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马背上的第二课堂”就这样组建了起来,而这条路,一走就是5年。扬大的志愿者换了一批又一批,学长离开,学弟学妹顶上。

  志愿者们还发动远在扬州的老师同学,大家通过义卖、义演甚至是捡废品等方式筹集支教费用。团队还联系爱心人士为孩子们捐赠物资,当爱心人士把助学金发放到学生手中时,却有几名学生捧着助学金,用颤抖的声音说:“老师,这个钱交给您,帮我们买一些课外书吧。”

  孩子们稚嫩而清澈的声音,让在场的所有人泪奔。

  志愿者的到来,给山里的孩子们带来了新的知识,从音乐体育到天文地理,再到生活常识,新鲜的课程内容,让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300多志愿者,4000余课时……

  “为什么大家能坚持下去,不怕艰苦,不怕危险?因为当地的孩子太需要我们了,他们应该和其他孩子一样,了解外面的世界。”志愿者李文慧对紫牛新闻记者说,几乎每一次上山前,总会有孩子提前迎接、等候他们,这让志愿者特别感动。

  志愿者陈晨也说:“家长的淳朴和热情,期盼和真诚,让我们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多么有意义,甚至神圣,也感觉到所做的还远远不够。”

  “僻远的山村里,孩子走不出去,外面的老师不愿意来这学校上课,与教学物资匮乏相比,师资短板的问题更加严重。”志愿者陈晟回忆起五年前的场景,至今仍感慨不已。

  “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补嵌外,我们更注重完善当地的教育体系。”指导教师刘斯文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志愿者们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合作,开发了“创艺家”心理诊聊课程,解决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传承保护问题,团队与当地教育部门组建了“笙歌跳月”舞蹈团等文艺社团,开展基础性非遗文化教学。

  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2014年至今,“马背上的第二课堂”累计开展素质拓展教学4000余课时,为当地6所少数民族村小筹集了140余万元公益物资,援建了教学楼、运动场、图书室等一大批教学基础设施。为山区输送了300多名志愿者,其中40余名长期驻守支教一线。

  2018年5月,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给团队写信,点赞他们在脱贫攻坚中的公益坚守。

  “最后一课”

  和孩子们一起

  绘制“梦想与希望”

  5年多时间里,一拨一拨志愿者给孩子们输送去知识,也一点点地见证了这个闭塞小山村的发展。

  今年五月,一阵清脆的鞭炮声打破了木厂小学的宁静,这是位于黔南山区最深处的一所苗寨村小。如今,这个寨子里的第一座教学楼拔地而起——三年前,这里不少孩子还挤在竹棚里上课。与教学楼的落成相对应的是,山区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连这最偏远的寨子也通上了水泥路。从9月份开始,木厂小学将迎来三名新教师,学校已经可以自行开设所有课程。

  交通的便利,带来了产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现在,已经可以驱车一直到达村小门口,“马背课堂”的历史一去不复返。这个暑期,志愿者们将给孩子们上马背课堂的“最后一课”,小老师们依旧选择马背作为载体。枣红马轻快地走在平坦的水泥路面上时,志愿者们抚摸着这个“老伙计”,百感交集,泪流满面。

  “最后一课”上,志愿者们开设的主题是“梦想与希望”。支教老师们以“手绘梦想”的形式,引导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并将五年来记载的当地图片影像制作成小电影,向孩子们生动展示山乡巨变。讲着讲着,看着看着,小老师们又流泪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从2018年开始,扬州大学与当地教育部门合作,陆续资助山区教师到江苏等教育发达省份“充电赋能”,并结合当地的“扶贫攻坚”夜校,系统地交流传授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教育脱贫是一个长期过程,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项目指导教师刘斯文亲眼见证了当地的变化。他说,尽管“马背课堂”已经成为历史,但扬州大学支教团队还会继续来到这里帮助山区的孩子们。

(责编:李依环、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