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毕业季·最后一课

2019毕业季的“最后一课”

中国民航大学校长董健康寄语2019届本科毕业生:厚植爱国情怀 发展自主创新

2019年06月25日15:04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中国民航大学校长董健康 李玮琪/摄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9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共同见证同学们穿上学士服、戴上学士帽、扶正流苏、完成毕业这样一个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仪式。在此,我代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向顺利完成学业的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同学们接过的毕业及学位证书,除了饱含你们个人奋斗的艰辛以外,还凝聚着父母及家庭全方位的支持、老师们的教诲、同窗的陪伴,所以,我也要向把你们辛勤养育成人的家长朋友们、精心教育你们成才的老师们、陪伴你们健康成长的同学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同学们!四年航大青春史,不负时光不负卿。四年前,意气风发的你们相聚于千禧湖畔,开启了在中航大的青春旅程。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悄然之间,你们已经成为中航大最美好的印记。四年里,你们没有“宅在一处度光阴”,在教室、实验室、创新创业基地里,你们学习知识、交流研讨、碰撞灵感,为了数学建模等各类竞赛不舍昼夜、通宵达旦,在创青春、挑战杯、北斗杯等国内外重大赛事中屡创佳绩;在足球场、游泳馆、体育场里,你们曾经为健康强壮身体、为比赛挥汗如雨、为CUBA呐喊鼓劲,正是有你们才让“有飞机的地方成为中航大的主场”。四年里,你们没有“躲进小楼成一统”,你们带着责任与担当,走出校园开展专项实践调研、举办民航科普宣传、结对帮扶弱势群体;你们带着使命与梦想,服务亚太地区民航部长级会议、夏季达沃斯论坛、世界智能大会,在一带一路、民航强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国家发展建设中都有你们的身影。四年里,你们没有“只顾自家安与乐”,在学习生活中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我听说很多同学是学生心目的“教学名师”,在学习一帮一、学业训练营、榜样分享会中为同学答疑解惑、传经送宝…无数成长的印记汇聚成你们的青春纪念册,记录了你们色彩斑斓的成长足迹,也见证了学校大步跨越的发展历史。

同学们!青年奋进正当时,莫负韶华莫负己。今天,你们恰逢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新时代,是青年建功立业的正当时。你们大部分同学选择了踏入民航单位,从基层做起,发挥专业所长,在奋力拼搏中助力民航强国建设;你们也有同学选择了投身“西部计划”,不畏艰苦,勇担责任,在无悔奉献中共筑中国梦;你们还有同学选择了继续深造,探索更多未知,实现再塑造,为科技创新积蓄更大力量;还有很多同学即将走向更广阔的领域,大家将在不同的角落用同样的奋斗书写着自己的青春梦想。这个时代是属于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是幸福的,但也是艰辛的、长期的、曲折的,需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现实是此岸,梦想是彼岸,奋斗是桥梁,只要同学们心怀梦想、坚持奋斗,你们终将能到达梦想的彼岸。

开学的第一堂课仿佛还在昨日,毕业的脚步就悄然而至。我还清楚的记得在你们开学典礼上我曾讲过,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很大不同,在更少的约束下,大学生活是一道选择题,选择度过的方式不同,今后生活轨迹也会不同。今天我想说,社会生活和大学生活差别更大,社会生活是一道论述题,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回答同样的问题,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在即将“踏进考场”之际,我可以给同学们几个答题要点:

一是要厚植爱国情怀,践行民族复兴,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于我们而言,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勇担民族复兴大任。“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我们不能只是愤青,不能只是茶余饭后的一种关注,要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将爱国化作指南和动力,将每一天与贡献连在一起,将自己全部投身到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来。践行爱国,成就自己。

二是要培育系统能力,练就创新本领,争做肩负科技强国重任的时代新人。国际风云变幻,尤其是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竞争的现实,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和感官,知道了强大的力量和成本,也清楚了处心积虑的谜底,让我们意识到要自强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此外,以人工智能、基因编辑、5G网络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重构人们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也改变着人与世界的关系,我们已经在头班车上了,越来越多的领域已进入 “无人区”,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唯有自主创新才能走在前列、引领发展。所以,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子中会发现变化将成为常态,必须要回答适应变化、引领变化的所有问题。因此希望同学在学习上持续、持续、再持续,在工作中创新、创新、再创新。不能仅仅将工作理解为每天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更要视其为创新的实践和验证平台。坚持学以致用,系统塑造新问题的辨识能力、新思路创设能力、新技术的应用能力、新过程的控制能力、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重复性、标准化的工作将逐步被新技术替代,系统性、复杂性的工作将由人与类人智能长期协同共进,所以要培养系统思维和工程能力,成为复合型、专业化、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不可替代人才。

三是要重视科学伦理,坚持科技向善,争做构建社会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新人。科技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不可逆转的毁灭。科技创新虽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但也不是任性的自由探索,是有边界、有底线的,是在伦理光照下以推进人类文明发展为终极目标的科学探索。此外伦理规范不是阻碍科技创新的发展,而是可以激发其积极、正面的推力,规避其消极、负面的风险,引导科技创新健康、向善的发展。所以,要敬畏科学伦理,在科技创新前要理性、超前的评估其伦理风险和挑战。

同学们!你们是幸运的一代人,因为你们正处在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时代,只要努力奋斗,你们就能C位出道,创造辉煌的成就,赢得新时代的未来。希望同学们在日后工作中厚植爱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展自主创新,坚持科技向善,努力成为新时代中砥砺奋进的有为青年。

同学们!唯有别离,方知情深!纵然心存眷恋,难舍难分,但你们将要为梦想而远走高飞,母校愿意驻守在你们放飞梦想的原点,在远方默默的祝福和支持你们。母校永远是同学们的充电桩、动力源。祝同学们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同学们,珍重!出发!

(责编:曹雯(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