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推出“1+7+N”招生方案
人民网北京6月21日电 “浙江大学今年的招生规模与去年持平,依旧实行大类招生,今年最重大的变化就是推出了‘1+7+N’的招生方案。”近日,浙江大学本科生招生处处长朱佐想做客人民网2019高招系列访谈节目《招办主任来了》,解读了学校2019年最新的招生政策,介绍了新增专业、特色招生方案等相关情况。
浙江大学本科生招生处处长朱佐想做客人民网
26个大类招生 1+7+N的招生方案
朱佐想表示,浙江大学今年的招生规模与2018年持平,依旧实行大类招生,学校将按人文、社科、理、工、农、医、艺术、科技与创意设计等26个类别实行分类招生。学生在入校后可以按照学校主修专业确认的相关规定,自主申请确认适合自己修读的专业。
“最重大的变化是今年推出了‘1+7+N’的招生方案。”,朱佐想解释道,“1”对应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他重点介绍了三个班级,第一个班级为混合班,创立于1984年,简单的讲就是“工科学生,理科培养”;第二个班级是求是科学班——国家“基础学科顶尖科学家”的基地,目前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四个学科班级,旨在为造就一批在基础学科相关领域的未来顶级科学家和学科引领者打下坚实基础;第三个班级为医学试验班(巴德年医学班,八年制),该班级参照美国医学生的培养,实行“八年一贯、两段完整”的医学博士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完成前4年非医学本科专业学习并达到学校要求后,进入后4年医学专业学习,合格后可获得医学专业博士学位。
“7”是以优势学科为引擎,借鉴竺可桢学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学科群大类尖端精英平台。”朱佐想说,今年浙江大学还在相关工科大类里面设置了卓越人才培养班,该班人数不超过20人,培养方案将单独制定。
“N”是指各专业的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和国际交流项目,今年学校将招生大类相关专业所包含的国际联培项目和国际交流项目均在各个大类后面进行了备注。比如英国帝国理工“4+1” 项目、美国康奈尔大学“2+2”双学士学位项目、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3+2”本硕联培项目。截至目前,浙江大学拥有国际交流项目500多个、国际联合培训项目20多个,基本上每个专业都有国际交流项目。此外,朱佐想表示,到2021年左右学校每个专业将至少开拓1个国际联培项目。
强调宽口径大类培养 新增两大专业与新班级
朱佐想介绍,浙江大学今年招生将有三大变化。第一,今年新增了两个专业:一个是人工智能专业,在竺可桢学院图灵班进行招生,名额为60人;二是机器人工程专业,也在竺可桢学院进行招生,名额为40人。第二个变化是今年新增的新班级。其中包括新金融,在竺可桢学院工科试验班交叉创新平台里面进行招生,名称为数字金融。据悉,竺可桢学院交叉创新平台除了数字金融外,还有管理大数据,智能装备与智能机器人;第三个变化是今年浙江大学做了整体专业优化,由原来的128个专业优化到90个专业,更加强调宽口径大类培养。
浙江大学本科生招生处处长朱佐想访谈现场
专设国际校区 创新采用“一对多”合作办学模式
据介绍,学校专门开设国际校区并已与多个国际一流合作伙伴共建若干联合学院。“我们选择的都是与学校排名全球前20或者专业排名前5的顶尖大学进行合作,目前设有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已正式对外招生,学生可同时获得双学位。”
据悉,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全美排名第一,其所设的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工科专业也十分强劲;爱丁堡大学在生物医学方面实力较强,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就是爱丁堡大学的校友,试管婴儿、克隆技术等也是爱丁堡大学的科研成果。另外,目前学校还设有校院两级出国交流项目500多个,联合培养项目20多个,学校承诺为每位本科学生在校期间提供一次海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学习机会,并提供经费支持,我们对于高考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实行对外交流奖学金的资助,提供20-50万不等的经费支持。
多次转专业机会 开设微辅修项目
“学校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将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专业选择需求。”朱佐想介绍,按照学校主修专业确认的相关规定,学生可以自主申请确认适合自己修读的专业。每位同学有两次主修专业确认机会、一次转专业机会。据悉,学校设立了覆盖全校大部分专业的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学习项目。朱佐想表示,2018年学校更是特别开设了一批微辅修项目,旨在构建学生无门槛自主修读、多样成长、多元学习的生态环境。
建立“四全”资助体系 提供多角度护航
“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朱佐想表示,学校建立了“四全”资助体系:一是全覆盖保障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100%覆盖,根据学生的困难、特困等级,设立了三种类型的资助包,年无偿资助金额最高可达15000元;二是全方位改善体系,国家、社会、学校三者合力投入资助工作,设有各类奖助100余项,投入总经费为6700余万元(不含贷款);三是全过程护航体系,设有涵盖学生学费、生活费、回乡路费、大病补助以及实习实践、出境交流等方面的各类资助,为学生在校生活、求学、成长提供多角度护航;四是全人发展体系,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开展家庭经济困难生教育实践、公益实践、境外研修等项目,支持受助学生成立爱心社、润莘社、绿社等公益社团,铺设精准型、引领型、发展型的全面发展通道,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何淼 曹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