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技术工作委员会成立

2019年06月13日11:18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6月13日电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与共享应用工作会议”11日在京召开,会议就推动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展开研讨,并宣布成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技术工作委员会”。

会议旨在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文件精神,提升以服务“金课”建设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以“智能+教育”为理念推动信息技术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协助学校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和共享应用工作,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用模式。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宋毅介绍了虚拟仿真“金课”的建设情况,目前已发布401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计划到2020年认定1000个,还发布了全球首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集中展示平台, 实现“网上做实验、虚拟做真实验”。

宋毅指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要面向实验教学,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体系构建、突出核心要素、强化线下配置、坚持能实不虚的原则;要加强虚拟仿真技术前瞻性研究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研究;注重项目内容的原创性,体现创作团队独有的教学发现、辨析、论证和阐释;注重本校的教学应用,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效利用国家级项目的建设成果,打造实验教学领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认真做好知识产权保护,保证持续服务内容的连通性和完整性,保证实验系统的信息安全;一手抓建设应用,一手抓宣传推广,发挥中国教师的创造性,大胆创新和尝试,创造未来的教学、课堂和实验教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学术委员会主任赵沁平指出,由于“虚拟现实+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大量的虚拟现实(VR)教育应用系统使教育技术得到升级换代式发展,并出现基于VR教育环境的教育方法与学习方法。

赵沁平说,虚拟现实将在多媒体与计算机教学之后重新改造人们的学习方式,并突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在VR关键技术研究和VR+教育应用研发过程中,将会形成一批有知识产权的硬件设备、平台软件与研发工具软件、VR教育设备标准等,从而带动形成新的VR教育仪器设备产业和VR教育服务产业。

赵沁平认为,“虚拟现实+教育”将对整个教育领域的变革起到划时代的推动作用。他希望,联盟技术工作委员会加强虚拟现实、虚拟仿真教育教学条件下的教学方法研究,同时也要研究虚拟现实环境对学生带来的身体和心理影响,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引领和推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发展机遇、共享创新成果。

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技术工作委员会主任黄荣怀说,“智能教育”将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特征,人工智能将持续催化新一轮科技革命。这就需要高校以新的定位积极应对社会转型,融合创新信息化教学,切实提升教育质量,普及虚拟现实技术,拓展实验教学环境,打破固有课堂边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黄荣怀介绍,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建共享的六个要素包括VR资源、应用模式、技术体系、共享机制、项目评价和共享平台。未来,技术工作委员会将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秘书处和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推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共享应用,建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在教学实践与效果、服务质量、内容建设等方面的共享评价技术体系;推进对实验教学队伍的培养培训,着力提升教职工对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意识、使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实验教学项目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前沿技术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中的应用,促进实现学校教学、行业应用与技术创新的融合发展;撰写联盟年度报告中的技术部分,总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年度建设与应用共享情况,对相关技术领域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虚拟现实的核心价值在于打破时空局限的沉浸感,变被动为主动的交互性,虚实结合的'人、机、物'三位一体的透明界面,VR+AI虚拟孪生,继手机和PC后新的通用计算平台,极大地提升人的感知能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郝爱民认为,当前,虚拟现实仍面临一些技术挑战,包括VR技术对VR产业的科技创新支撑不足;VR内容发展滞后,生产力低下;VR硬件性能尚需提高,价格还需降低;VR的各类标准规范尚未建立,评测体系缺失;VR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人才匮乏;VR产业格局尚需统筹,企业壮大尚需时日等。

(责编:郝孟佳、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